以魏羽瀟和桂家少爺的關系,州府對魏羽瀟的處置必然會百般思慮,所以這份處置結果不會那么快出來。
而湯驍要做的,就是在這份處置結果出來之前,給魏羽瀟將功贖罪的機會,從而減輕處罰,保住現在有位置。
最好的將功贖罪的機會,便是獲得戰功。
湯驍不可能讓好不容易招來的新兵白白犧牲,所以他把目光落在了周圍的六座縣城上。
其中,羅縣是最好的獻祭。
他就先從羅縣下手,讓魏羽瀟攻取羅縣。
雙方在你來我往的傳信中很快就達成了一致的意見。
于是他們便開始上演了湯驍經過推衍猜到敵軍要偷襲羅縣,而魏羽瀟果真親自率領大軍進攻羅縣的戲碼。
然后雙方經過一場“激烈”的戰斗,湯驍奮勇抗敵,順利把羅縣的人口和財產成功轉移,而魏羽瀟也因為指揮得當,順利拿下了羅縣,即使這座羅縣已經是一座空城。
但有了戰果,戰報便是政治家的藝術。
虛報戰功本就是自古以來每一個將領的拿手好戲。
更何況他們是確確實實從敵軍手中奪回了一城,而且這座城是敵軍曾經的大本營,所包含的意義非凡。
一份完美的捷報便傳回了州府。
其中盡是報喜不報憂,還有翻倍的剿敵數量,加上毫無破綻的語言藝術,仿佛這一場功績便已經象征著這次討伐勝利在望。
為了穩定魏羽瀟的地位,湯驍覺得光是一座羅縣還不夠。
于是他繼續獻祭四周的縣城,換取魏羽瀟的功勞,只留下離長平郡較近的墾縣,以備后用。
而每一次的縣城守衛戰,他都能料敵先機,并提前做好防御措施,但奈何州府大軍的攻勢太猛,最后他們只能選擇轉移全城的人口和財產,留一座空城給州府大軍。
州府大軍興高采烈地拿下空城,又是一份完美的捷報傳回州府,每一個參與攻戰的將領都能獲得功績。
而魏羽瀟也趁著這個過程清除異己。
有湯驍的配合,她要清楚掉手底下的刺頭簡直易如反掌。
湯驍也在趁機除掉一些明面上投降但實際里卻悄然向州府大軍搖尾乞憐的家伙。
這些家伙基本都是剛剛歸降于自己的各縣官員,由于之前參與夾擊魏羽瀟的那場野戰里,只有各縣縣令和代理縣令,再低一級的官員都沒有參戰的機會,而湯驍又對那一戰下了封口令,所以他們壓根就不知道魏羽瀟早已歸降于湯驍。
他們以為自己暗通州府大軍的事做得天衣無縫,然而他們怎么也不會想到,一直和他們秘密通信的州府大軍統帥就是全軍最大的臥底。
因此他們最后致死的那一刻,也未能死得瞑目。
而他們的官身又讓他們成為了州府大軍新的功勞,州府大軍的捷報中列出的斬獲敵將的名單中,全都是這樣的倒霉蛋。
同時,湯驍給魏羽瀟傳信,讓她趁機培養一個替死鬼。
就是尋找一個地位較低的筑基修為將領,讓他縷立戰功,成為這一戰的黑馬,幫助對方快速崛起,從而讓對方把魏羽瀟當作人生的伯樂,可以替魏羽瀟背一些看不見的鍋。
魏羽瀟雖然不明白為什么需要一個替死鬼,但既然湯驍給她下達的命令,她只好照做。
因此她在軍中挑選了一個劣跡斑斑、經常縱容軍隊掠奪百姓,又地位較低的將領,名為馮莽,故意給他建立戰功的機會。
當然,這種功勞往往都是撿到一座空城,或是撞見敵軍處置劫掠民女的士兵而搶來尸首冒充軍功,總之他所建立的功勞全都虛的。
甚至馮莽還會濫殺無辜村民來偽造軍功,魏羽瀟知道這其中的端倪,但她還是默默忍了,因為她知道馮莽的作用就是替死鬼,這家伙的下場注定不得好死。
而在魏羽瀟培養著替死鬼的時候,湯驍也在努力發展自己的韭菜地。
自從他在與州府大軍的周旋中,上演多次未卜先知的戲碼,他的名聲便在長平郡內傳得越來越神。
有些迷信的老人甚至還把他當作神明來供奉。
然后他發現,原來別人對他的信仰也能轉化為對他的信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