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一幕,魏羽瀟暗暗欣喜。
董毒王性子太拗,看到士兵捉捕,便是習慣性的反抗,但他這一反抗,則是正中魏羽瀟的下懷,他估計以為有李使者護著他,捉拿他的將領不敢怎樣,卻不會想到將領會當場下令弄死他,讓他連懊悔和申訴的機會都沒有。
現在死無對證,還不是魏羽瀟想怎么說就怎么說!
湯驍給的這條反間計真是太絕妙了!
只是死了幾個本該殺死的將領,便能激起其他將領的憤怒,從而無需再有確鑿的證據便可將董毒王捉拿歸案,將董毒王抹殺在內斗之中。
到了這個時候,哪怕存在像李使者這樣想要護著董毒王的人,也沒有理由去阻止憤恨的將領們去捉住董毒王了。
要不是因為李使者是韓州牧欽點的親信,恐怕韓賓的名額便會被李使者所取代。
因為湯驍和魏羽瀟都明白韓州牧不會輕易懷疑李使者,所以才不會安排李使者成為內奸之一,要不然被韓州牧深入調查,恐怕會被查出其中不少的疑點,雖然也不會讓人懷疑到魏羽瀟的身上,但可能會被發現這是匪軍的反間計,讓李使者安然脫身,從而白忙活了。
因此,選擇韓賓作為董毒王的同謀,讓軍內少一個麻煩的主戰派就已經很不錯了。
聞訊而來的李使者看到董毒王的尸體,目瞪口呆。
他剛想發怒,卻是注意到四周所有將領不善的目光。
于是他趕忙改口,換成詢問事情的來龍去脈。
魏羽瀟讓一個將領給李使者好好講解一下他們為什么要捉拿韓賓和董毒王。
李使者聽完后,再次目瞪口呆,不知該說什么。
他明白現在韓賓和董毒王犯了眾怒,自己一旦替他們說話,必然會遭受將領們的攻擊,嚴重的會導致嘩變,到時候自己無論有沒有逃出這座軍營都將必死無疑,還會連累了家人。
所以他乖乖閉嘴,任由魏羽瀟處理這件事。
韓賓想要辯解,可他的嘴巴一直被堵在,只能掙扎,可是他一動,便會遭受看押的士兵毒打,沒一會兒就已經鼻青臉腫,倒在地上痛得直抽搐。
魏羽瀟讓人把韓賓拉下來,因為顧及到韓賓姓韓,和韓州牧是一家人,所以她沒有當場下令處死韓賓,而是讓人把韓賓連同證據一起押往州城,等候韓州牧的發落。
至此,董毒王的麻煩便告一段落。
現在能讓魏羽瀟頭痛的便是李使者。
隨后的日子很是太平,李使者沒再要求出戰,魏羽瀟便繼續她的圍敵戰略。
這段時間里,長平郡也得到了發展。
在湯驍離開長平郡以后,已有十天。
這十天里,草薊山義軍已經把城內所有的耕田土地從地主的手里拿了過來,并按勞動人口租借給農戶,給予他們兩成的低稅收,又向農戶們免費發放肥料,且強制農戶使用肥料,等到農戶收成后,多余的糧食要優先賣給草薊山義軍。
而地主們也已經在草薊山義軍的幫助下,全都進入了發展工業的行列里。
第一批工廠已經全面由舊房舍改造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