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魔高一尺,道高一仗。
高考期間很多考場實行無線電屏蔽,監視一切無線電信號,讓這種作弊方式無所遁形,只能應用在普通的等級考試中。
于是很多人把目光打在了監考老師的身上,和他們打點好關系,讓人替考,或者在考試現場直接抄學霸的答案。
替考這種事情,古今中外屢禁不絕。
晚唐才子溫庭鈞,曾在一場會試中“以一替八”,名揚四海。
到了高考時代,替考更是屢見不鮮。
據說有一年在中原某省的考場,抓了一百多個替考的學生,他們都是在校的大學生,由一個李姓的大學教師親自測試、選拔,送到中原替考。他還承諾,“槍手價格”為:
考上二本2萬,一本3萬,重點5萬,如果是全國名校,再加酬勞。
可見真正的作弊神器,其實是人。只要你有內外有人,基本可放心作弊。他們的手段是--找槍手+打點考場。
有槍手,還得能混進考場。所以要打點考場,一個考場7萬起。
因為時代的發展,考生的識別從一開始的照片驗證,變成了照片加指紋驗證,在高考現場就有指紋驗證機,槍手必須備有指紋膜才能通過。
至于監考老師監考不嚴,考場上偷看別人試卷的事情在更是屢見不鮮。
不過和古代的科舉比起來,現在高考作弊手段繁多,但都上不了臺面,屬于小打小敲,像古代科舉經常出現的泄題大案根本沒有出現過。
究其原因,不是因為現代人思想品德高了,而是因為和科舉比起來,高考還上不了臺面。
明清兩代的科舉,那才是真正的魚躍龍門,一考定終身,金舉人銀進士,只要考上就從被剝削的普通老百姓成為統治階級的官宦。
大名鼎鼎的范進中舉,生動的解釋了這一現象!
那還只是鄉試,舉人也只是普通鄉紳,而到了會試,進士可是能做官的,最低也是七品的縣太爺。
而高考,只是魚躍龍門的第一步,考上一所好大學也不過是人生的起點,大學生最多相當于古代的秀才。
對于那些真正的權貴來說,不值當為了區區秀才的考試就搭上自己的一切,竊取高考的題目,中間的環節實在太多,而一件事情的保密程度和經手人的多少成反比。
要知道他們的孩子有著更多的選著,出國,報送都可以輕而易舉的把他們送入理想的大學,像耶魯,哈弗這些名牌大學找關系,花錢就可以上,他們在大學中的排名可比北大,清華高多了。
不過今天,一個學渣,一個普通的高考考生,明目張膽的開始了高考作弊。
直接拿高考試題練手,即使只是區區三天時間,也足夠了。
雷衛東看著日歷表,上面清楚的阿拉伯數字4,露出了滿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