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楚客否定了韋韜世的觀點,說道:“那倒不會,據我游歷川蜀所知,唐家堡規矩森嚴,他們只在川中活動,從不踏足中原。并且,絕不會收外姓弟子的。”
盛彥師則說道:“那會不會是段綸只是個化名?”
眾人也深以為然,贊同盛彥師的看法。
杜楚客又說道:“這個倒也有可能。唐家本是刺客世家,擅用毒藥,巧習機關,然則適逢文帝開皇盛世,國家太平,百姓安居樂業,當刺客已經不能滿足唐家的日常需要。唐家為了繼續生存便開始涉足商業,并從此不斷壯大。”
杜如晦也補充道:“大都督的義兄柳先成為朔州柳家,而這蜀中唐家,跟柳家做的營生異曲同工。只不過,柳家賣刀槍劍戟,唐家則主營暗器弓弩。”
韋韜世接過話頭,說道:“如今天下大亂,軍械兵器的生意大行其道,而這弓弩比之刀劍更勝一籌。所以,這段綸要么是唐家弟子化名,又或者通過什么機緣認識了蜀中唐家,從而花費大價錢進購了一匹‘陳音弩’。”
眾人聽完韋韜世分析,紛紛點頭,深以為然。
杜楚客又說道:“大都督所言不差。但我還要再說一點,這‘陳音弩’在唐家堡之中,隨便一個機關坊外門弟子都可以輕而易舉的制造出來。”
此言一出,掀起軒然大波。照杜楚客所言,這陳音弩竟然是制式裝備。
“啊?什么?”
“這,這樣的弩竟然如此易得?”
“是啊,若是叛軍人手一把,那還了得?”
…………
杜楚客見眾人慌亂,便又說道:“諸位將軍,不必慌亂,聽在下把話說完。”
韋韜世單臂上揚,示意眾人禁聲。
杜楚客這才說道:“‘陳音弩’雖然制作簡單,但其所用的材料,都需因地制宜。單說這所用的竹木,就只能是川中之竹。故而,想要在中原量產,是絕無可能的。因此,段綸這一批‘陳音弩’只能從唐家手里采買。而制弩之法,唐家堡以外的人,實難學會。”
韋韜世笑著問道:“嘿嘿,你杜楚客難道不會嗎?”
光是剛才杜楚客那拆卸機弩的手法,韋韜世就知道了,這家伙可不簡單。
杜楚客抱著肩膀,只是望著韋韜世,笑而不語。
韋韜世見這次軍議時間不短了,眾人急行軍到此也是盡顯疲態,便宣布散帳。
散帳前,韋韜世留下了杜楚客:“克忠,你且留步。”
杜楚客伸了一個攔腰,打著哈欠問道:“留我作甚?哦,我承認,我會制作‘陳音弩’,不過,我跟唐門可沒關系,都是我多年鉆研機關術的結果。”
韋韜世笑著點點頭,佩服杜楚客的腦子。
“沒別的事兒,我就先歇息去了。”杜楚客轉身欲走。
韋韜世從腰后拿出了千機摧山弩,從背對自己的杜楚客肩膀上遞了過去。
杜楚客可是機關術的行家,只斜了一眼,便一把奪過,拿在手里端詳,須臾間便按動了機關,將千機弩展開了。
而后一臉吃驚的表情,壓低了聲音問道:“韜世,你……你是唐門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