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角落里,劉珩花了半個下午的時間,大致瀏覽了一遍各類介紹文科四科的書籍,順帶著也把武科的三門課程也了解了一下,因為他覺得系統不大可能一直都只會發布與文科有關的任務,提前了解一下總沒壞處。
在這些書籍里,劉珩覺得魁北一中校長蘇國明寫的一本《高中生選修課程指南》中介紹地最為全面,也最有參考價值。
在書中蘇校長指出,文科四門課程里,陣法、符篆和煉器三者的聯系非常緊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符篆也是一種特殊的陣法,只不過其陣紋是由修者的精神力構筑的而已,而陣法則可以看成是繪制在耐用材料上、相對復雜的、能反復使用的符篆。
當然,兩者的側重點和功效各有不同,不然也不會被分成兩門不同的學科了。
譬如符篆的繪制需要制符師一氣呵成,特別考驗制符師的精神力,而陣法則側重于考驗陣法師的數學功底和計算能力,精神力反而是次要的。
此外,在戰斗中符篆多半是在戰斗中的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而陣法的使用則是貫穿全場戰斗,不斷地強化己方削弱對方,起到靠積累優勢的作用。
但是一般而言,能學好陣法的人,在符篆上的造詣多半都不低。
而煉器則嚴重依賴陣法,因為好的武器、防具上面都需要刻繪微型陣法才能最大化地發揮其材質和結構的威力,所以刻繪微型陣法是煉器的核心步驟之一。
同時學好煉器和制符又能對陣法的學習起到觸類旁通的反饋作用,因此這三者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因此蘇校長建議高中生如果未來想朝著符篆、陣法和煉器這三個領域發展,最好先從陣法的學習開始,這樣未來即便是想轉型學習符篆和煉器,也會有一定的基礎。
而對比起上述的三門文科課程,煉丹則是相對獨立的一門學科,但它又無比重要。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武科課程的修行都離不開各種丹藥的輔助。
在元力修行時,若能服下蘊含精純元力的丹藥,則修煉起來就會事半功倍。
實戰訓練更不必說了,受傷是在所難免的,各種外傷雖然能在醫院進行治療,但想要恢復卻十分緩慢,而使用治療外傷的丹藥則可以極大地促進傷口愈合的過程。
而各種內傷更是連醫院也束手無策,只有特定的丹藥才能很好地治療,否則就只能依靠修者自身的恢復了。
不僅如此,還有一類丹藥是可以在短時間內激發身體的活力,從而大幅提高修者戰斗力的,有時候一顆丹藥就能起到扭轉戰局的做用。
雖然多數這類丹藥都有后遺癥,但總比當場丟掉性命來得好。
丹藥對修者之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其他三門就沒人選修了,恰恰相反的是,選修其他三門的修者數量要多于選修煉丹的修者。
畢竟煉丹只是對武科的平常修行起到輔助作用而已,要論起在戰斗中對實力的提升,反而是陣法、制符和煉器這三門學科來得立竿見影。
因此很多人在選擇3+X中的那一門X時,都會選擇煉丹之外的那三門。
而蘇校長在書中也指出,煉丹比較適合單獨修行,因此有志于成為一名丹師的修者,得要忍得住寂寞才行。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文科四科里,選修煉丹的人其實是最少的。
看完這些資料,劉珩決定了,就選煉丹!
原因很簡單:學習煉丹的人少。
少就意味著競爭不激烈,就意味著自己在這一門課程上拿到第一名的概率比其他三門要大一些。
而且,選修煉丹后,自己也能對各類丹藥的特性有所了解,這對自己未來學習武科多少也能有所幫助。
自己畢竟跟別人不一樣,別人這么努力學習,是為了以后有更好的前途。
而自己拼命學習,是因為要保住性命啊!
劉珩覺得自己真的是太悲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