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珩并沒有讓王超大師久等,二十分鐘的時間,他高質量地完成了第五個步驟——煉丹。
現在只剩下開蓋這個步驟了。
經過二十分鐘的煉制,爐中的丹藥已經完全成型,并具備了成品丹藥的一切藥性。
但這時候仍然存在失敗的可能。
因為此時丹爐內的溫度高達一千多度,如果此時直接將丹藥取出,則丹藥就會與空氣中的雜質發生反應,進而性狀迅速發生變化,藥性大減甚至失效。
就像我們將燒紅的木炭放在空氣中,木炭會迅速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從而體積急劇縮小一樣。
這時候就需要煉丹師們用特殊的元力法決將丹爐內的高溫丹藥給保護住,令其可以在隔絕外部雜質的狀態下被收進特制的丹瓶中。
這個過程就叫做開蓋,也叫做收丹。
收丹過程也十分考驗眼力和手速,有些經驗豐富的丹師還會一次性煉制多枚丹藥,這就使得在收丹的時候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多枚丹藥的收丹,難度與單單只收一枚丹藥相比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剛剛王超大師就是一爐多丹,并且每一個都完美地收丹成功,這才能得到一爐天品丹藥。
由于劉珩他們都是初學者,從操作難度以及原材料節省的角度出發,他們一次性都只被允許煉制一枚丹藥,這樣不僅可以增加他們收丹的成功率,而且能最大化地降低煉制失敗的損失。
打出最后一道丹決后,劉珩左手一拍爐蓋上的機關,瞬間爐蓋翻到了一邊,一股灼熱如火的氣息從丹爐中冒出來,一枚滴溜溜旋轉的丹藥蹦出爐口。
成丹了!
教室里響起了一陣低低的呼聲,王超大師忍不住睜圓了眼睛,這丹藥的品階……
劉珩眼疾手快,迅速打出法決,一道乳白色的光芒將蹦出的丹藥緊緊包裹住。
接著劉珩拿起備在一旁的丹瓶,朝空中一撈。
包裹在白色光團中的丹藥就被收進丹瓶中,接著瓶塞迅速被塞上。
丹瓶中也刻有微型的法陣,在阻隔外部雜物的同時,可以讓丹藥迅速降溫。
幾秒鐘后,王超大師終于忍不住了,走到劉珩身邊伸手取過那個裝著丹藥的丹瓶,精神力滲入其中感受了一下,花白的眉毛漸漸挑了起來。
教室里一陣沉默,很多同學都暫時放下了手頭的煉制工作,盯著王超大師手中的那個丹瓶。
只有湯怡妤仍然在專心地掐著丹決,她也已經到了最緊要的關頭。
又過了十幾秒,王超大師輕輕拔開瓶塞,將里面已經冷卻下來的丹藥倒了出來。
一枚珠圓玉潤的丹藥滾落他的掌心,散發著微微的熒光。
這赫然是……地品丹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