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覺得有點不科學,他分數應該不會低才對,進文一班應該沒問題啊……
其實,昨天這個問題昨天洛冬青也問了。
作為校董的女兒,洛冬青在學校,說不上能橫著走,她也不是仗著家里的身份就為所欲為的。
該怎么樣,就怎么樣,但是,大部分老師還是會給她爸一個面子的。
包括分班這個,自然也是有特權的。
所以,她被分到了文一班,而且,她可以提前知道分班的結果。
在知道她和李達被分到了兩個班的時候,洛冬青整個人都不好了,再看到李達八百一的分數(總分960),全校排名六十一,更是不服氣,當時她就問了負責的主任。
“為什么李達考這么高分數沒有進文一班?”
年級組長易宏偉解釋道:“現在國家三令五申,不允許考試分級,所以,文科前三班都是重點班,而且,李達這個分數,應該是二班的尖子生,而且,一班二班三班的教學資源都是一樣的。”
是的,在這一年,教育部門已經開始限制完全以考試來劃分重點班和非重點班了,甚至是禁止重點班這個概念。
不過,社會的階級性是無法避免的,無階級,只能在理想國當中。
在學校里,總會有成績好的和成績差的,在社會,也總會有窮人和富人。
階級就是這么產生的,而且,階級也是人努力的動力。
試想一下,如果努力和不努力,結果都一樣,又怎么會有人愿意去努力。
所以,階級必然存在。
在學校里,重點班和非重點班,就是階級差異。
而為了應付檢查,明面上是沒有重點班的。
要有,那也是實驗班。
再做的縝密一點,在分班分配上,也不是簡單粗暴地將成績排名前面的人都放到文一班去組成一個超級加強班,而是分別插入。
比如前十,分別散落在文一文二文三,三個班里,都有排名靠前的,這就說明咱們不是以考試分數來分班的,考試結果,只是一個參考。
實際情況如何,大家心照不宣。
所以,李達到了文二班,就是這么個結果。
而在文二班,洛冬青還看到了她的另一個朋友。
唐悠悠也分到文二班了。
雖然她的分數比李達少了一百多分……
而洛冬青的分數,比唐悠悠又少了一百多分……
不過,她已經很努力了,至少大部分科目都及格了!
只有物理掛科,等開學了還要補考。
看到唐悠悠和李達都在一個班,洛冬青當時的心情……
總之就是十分復雜,然后,她第一次提出了要求。
“我要去文二班。”
易宏偉有些為難,道:“這樣不太好吧?”
“沒事的,反正我這個分數,一班也不會太喜歡我。”
易宏偉:“……”
那你有考慮過二班的感受嗎……
不過,洛冬青這個要求,其實也不過分,其他學生對分班什么的,多半是沒什么選擇權的,但洛冬青當然還是不一樣的。
“好吧,我盡力。”
易宏偉嘴上說盡力,實際上,只是動動筆的事情。
“好消息呢?”
李達又打了幾個字過去,李達對分班結果其實也沒什么異議。他只是個普通學生而已。
“好消息就是,你和唐悠悠又分在一個班了!”
洛冬青是這么說的,并沒有說自己強行和他們分到一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