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覺得自己是回報型人格。
何為回報性人格呢?
也就是說,當別人對他好的時候,他就覺得應該給與對方同樣的回饋,甚至超額回饋。人敬我三分,我敬人一尺。
然而,若是別人對他的友善,他沒辦法回報,李達就會覺得很不自在。
嗯,這個人格定義是李達自己的,如有雷同,以別人說的為準。
總之,被龍雅這么照顧著,又知道她喜歡自己,李達確實感受到了壓力。
像是那天的夢境,也只是這種壓力的表現而已,李達很擔心龍雅會因為自己而孤獨終老,這是因為他沒辦法回應那份感情。
其實現實是,或許有一天龍雅就不喜歡他了,或者是愿意接受現實了,就去和別人在一起了也很正常。
這樣的結果,李達大概率會很不爽,但也能接受現實。
可是,如果龍雅不愿意呢……
李達會覺得自己虧欠了龍雅的青春。
雖然從客觀上來說,他并沒有做錯什么事情,但這份愧疚感,來得十分強烈。
以至于這包子都不香了。
其實龍雅的廚藝很棒,大豬蹄子包子,是李達隨便想的,龍雅依然做好了,味道很棒。
李達甚至想多吃幾個。
不過,他還是忍住了。
人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食欲,或者其他方面的,都要控制,無法控制自己,總會帶來各種禍患。
比如長胖。
李達吃了早餐,沒有直接回房去,他看了一眼龍雅,雖然是在做繁瑣的家務,但她心情好像很不錯,一邊拖地,還一邊哼著不屬于李達這個年代的歌。
“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的開……”
李達聽過這個調子,小學的時候,他還挺喜歡的。
龍雅哼著哼著,忽然發現李達在看她,她頓時羞澀地停住了哼唱,小聲道:“是不是唱的很難聽啊?”
她現在就像一朵羞答答的玫瑰。
“沒有,很好聽。”
在這一刻,李達甚至有了新的感悟。
或許,他現在沒有必要去為未來的事情煩惱,至少,龍雅現在做這些事情很開心。
李達又想到了自己教育顧流芳那會兒說的話,他說別人在行,到了自己身上,卻也會犯同樣的錯。
他是替龍雅在考慮,但是,龍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李達卻沒有好好想過,只是單方面地覺得自己是在為別人好,卻壓根沒有去想過別人要什么。
這真的是每個人都容易犯的錯誤啊!
“我看到你盯著我,還以為我唱的不好呢。”
龍雅害羞地說著,她唱歌當然是因為心情好,但是被李達聽到了,她也覺得有些窘迫。
“沒有,我只是在想,你和以前比起來,開朗多了。”
龍雅笑了笑,道:“是嘛?我也這么覺得。”
“嗯,希望你繼續保持樂觀的心態吧。”
李達給出了屬于自己的祝福。
他算是眼看著龍雅經歷苦難的,一路經歷了那么多事情,她還能積極樂觀地生活著……
“有你在,我可以的。”
李達:“……”
能不能不要忽然撩人?
李達覺得這話沒法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