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電影的制作,簡單來說,分為五步。
就是文案腳本、美術設定、原畫分鏡、動畫制作、配音剪輯。
簡單來說,就是前期確定劇情流程、角色形象、人設、人物造型、場景、場景顏色以及分鏡頭腳本。
中期就是將停留在紙張上的原畫,讓它們動起來。
后期,則是進行各種合成,諸如聲音、音效等效果。
可以說,這樣一番折騰下來,才有了成品。
而彭輝給出的文件上,則是有著極其詳細的流程。
之所以會讓人為之錯愕,是因為彭輝給出的流程,是完全精簡到極限的流程!
更加稀奇的是,上面竟然還有著大概的完成時間!
作為雖然是新人,但也都知道具體流程和大概的時間。
按照這上面的來,完全可以做到每周五天上班,而且還有兩天節假日的同時,又可以用大半年的時間將其搞定!
換句話說,從立項到完成,只需要一年!
動畫電影為什么一直發展緩慢?
最大的問題就是因為制作流程的緩慢!
比如原畫師的作品,往往需要經歷無數次的修改,甚至可能會出現,在制作到一半的時候,因為角色形象不過關,從而導致整個項目需要推倒重來的!
這其實就是買家秀和賣家秀的區別。
同樣的東西,會體現出兩種不同的模樣。
然而這個問題,卻在彭輝讓他們忙著大半年的時間臨摹人物的原稿之后,蕩然無存!
換句話說,這個形象,就是最終確定的!
雖然彭輝之前的原畫稿只是黑白的鉛筆畫,但是對于上色也有著自己的要求。
所以才會被震撼到。
所有人自然也就明白了彭輝為什么之前讓所有人不去工作,而是去臨摹人物了。
原因很簡單。
比如說,當這個形象在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之后,那么這個環節的工作人員,就會很自然的與副導演進行溝通,并且給出自己的意見。
要知道這之前大家都畫過原畫,自然也知道在自己的工作里,自然知道如何安排這個形象。
有人會說,這不是浪費時間么?
然而問題是,許多工作環節的人員,在接到原畫稿之后,因為無法理解一個人物形象的原因,從而會加大一些問題的出現。
尤其是建模師。
3D建模,是整個動畫電影之中,最大的問題。
說實話,雖然更加傾向于2D制作,但彭輝深刻的知道,3D動畫電影其實才是未來的趨勢!
雖然過程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但結果還是讓人振奮的。
所有人都明白,彭輝并不是玩票,而是真的想要做一款讓人驚嘆的好動畫電影的時候,一種名為激動的情緒,充斥著整間會議室。
見到大家的情緒被調動起來,彭輝笑著宣布了散會。
整間公司很快就忙碌了起來。
雖然大家都是新人,但是既然能夠被挖來,那絕對是業務能力不錯的。
而之前的半年時間,也將那些性格不好的人員剔除出去。
所以如今留下來的,雖然可能業務能力方面相對弱一些,但都是能夠完美交付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分內工作的。
別小看這一點,絕大多數的公司,恐怕連這一點也做不到。
因為進度很快,所以彭輝并沒有要求大家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