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幻夢獸的所有周邊全部下架。
再加上后來一些國外IP的掌機紛紛在國內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掌機也就逐漸被淘汰了。
當然,這也是單機游戲、主機游戲逐漸興起之后,掌機游戲落幕的必然結果。
可問題是,雖說以現如今鵬達的技術,制作一款掌機是沒有什么問題的,可掌機市場已經半死不活了,在前期拓展市場的情況下,彭輝不可能只推出掌機這一種周邊。
其實前世老任已經將寶可夢這個IP開發到了極致。
然而可惜的是,出了許許多多漂亮、帥氣的寶可夢之后,真正廣受認可的,卻仍舊只是那么幾個。
而周邊的類型,也永遠都是那些生活用品。
至于說競技類型的周邊,倒是也有。
甚至還有專門的世界寶可夢交互性卡牌大賽。
但這種東西上手難度太高了一點。
這是實話。
因為寶可夢實在太多了。
只是第一代掌機版,就出現了一百五十多種寶可夢。
然后陸續的掌機出了八代,主機出了六代。
這算一算,上千種寶可夢。
戰力日常崩壞就不說了,各種寶可夢也被日常拋棄。
畫風更是變得稀奇古怪。
不得不說,實在是讓人無奈。
然而到了彭輝這里,就面臨著一個很關鍵的問題了。
那就是對于寶可夢周邊的開發。
怎么樣才能夠做到具備競技性和養成并存呢?
養成,提高玩家對于寶可夢IP的認知。
競技性,提高粉絲對于這個IP的黏性。
但這種周邊,又要能夠為日后的IP開發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最少不能僅僅只是掌機。
那么……
彭輝陷入了沉思。
要不怎么說這世上總有一些東西是共同的。
就在彭輝苦苦思索全新的周邊應該如何設計的時候,他卻偶然間想到了寶可夢的曾用名。
其實寶可夢在內地興起的時候,流傳更廣的名字應該是《寵物小精靈》。
后來隨著這個IP的逐漸衍生,人們才知道了這個IP又叫做《精靈寶可夢》,《口袋妖怪》,并且在19年之后才更名為《寶可夢》。
等等!
《口袋妖怪》?
彭輝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
有了!
彭輝拿起紙筆,開始了繪畫。
作為一名導演,哪怕是十分擅長使用電腦的彭輝,也擁有著不錯的分鏡頭繪畫技巧。
一名成功的導演,可以不會寫字,可以沒有什么太高的學歷,但一定會擁有著其獨特的分鏡頭描繪!
畫一個3D效果的玩具簡略圖,對于彭輝而言還是十分容易的。
沒錯,他要做的,就是基于日本另外一個玩具商萬代南夢宮的經典玩具——拓麻歌子,也就是電子寵物與寶可夢的融合!
當年正是因為拓麻歌子的爆火,《寶可夢》正版在被引入華夏的初期,國內的宣傳還是以《口袋怪獸》、《口袋精靈》以及《口袋妖精》為宣傳賣點。
而本身,電子寵物和寶可夢就具有十分神奇的適配性。
只是唯一可惜的是,萬代南夢宮一直沒有獲得老任的代理權,所以電子寵物和寶可夢也從來沒有進行過融合。
但是……
這對于彭輝而言,卻好像并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