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玥和小通帶著食盒到心鑒齋的時候,還初先生早已等候多時了。元默端坐在老師旁邊,一副謙謙君子的樣子。
還初先生已年近八旬,須發全白了,相貌與當年張玥初見他那年變化不大,臉色卻是愈發的好,一見張玥又端著好吃的進來,笑的胡須飄動,連聲說:“好香!小五,快、快端出來給為師品嘗。”
“是,師傅。”張玥把幾道菜擺在了桌上,還初先生食指大動,拿起筷子,一陣風卷殘云。張玥嘴上勸著老師慢些吃,手里拿著筷子幫老師布菜,心中卻想著,這么個名動天下的文壇宗師,怎么一見到好吃的,什么宗師形象都沒有。
一邊的元默吃的倒很優雅,一口一口的慢慢咀嚼,時不時還瞟張玥幾眼。
一會兒功夫,還初先生吃飽了,擦擦嘴,坐在那里打著飽嗝。張玥讓小通和老師的隨從把桌子收拾完畢后,給大家煮了茶,陪著師傅閑聊消食。張玥想起李東陽的囑托,試探地開口,
“師傅,四師兄今天來信了...”
還初先生半瞇著眼睛,慢悠悠地答道,“嗯,看了。”
“哦,那個,師傅,師兄的信中說,他有個好友仰慕您的大名,尤其崇拜您的書法真跡,這幾日要來書院拜見您老人家呢!師兄的好友,想必也是飽學之士啊。”
還初先生的眼睛驀然睜開,看了張玥一眼后,目光變得深遠起來,
“東陽入世這幾年,性子變了不少啊。”
張玥馬上自豪地說,“嗯嗯,可不是嘛,三師兄現在可是變得越來越厲害了。聽說,就連當今皇上都夸東陽師兄是當世才子呢!而且最近又升官了,好像被派去教太子讀書呢...”
張玥滔滔不絕地夸著東陽師兄,元默在旁邊默不作聲,低眉順眼地陪著師傅喝著茶,張玥嘴上說著,心中暗自腹誹元默在老師面前特別能裝乖。
張玥夸完一通李東陽,見師傅沒什么反應,仍是半瞇著眼睛,心中想著三師兄替好友求字之事八成是沒戲了。頓覺口渴,端起桌上的茶杯,灌了一大口茶。
這時,還初先生不緊不慢地開口了,“既然要來客人,也須有待客之道,山中食物短缺,恐怕怠慢了客人啊。”
張玥心想,就咱們那大廚房的食材和廚師們的廚藝都可以開大飯館了,還食物短缺......
“小五,你明天下山去采買一些食材,像這個城里多福樓的三釀醬鴨、燜酥魚,多馨園的秘制豬手...讓為師品鑒一二,看看哪些菜招待客人更為妥當。”
張玥愣了愣,書院生活日用的采買,一直都是大師兄盧膽鏡的大徒弟何正峰在負責,怎么讓她去了呢?再細一聽,誒?師傅,您這品鑒一二的菜怎么都是您平時在山上總跟我們提起的城中美食啊...
元默在旁邊給了張玥一個眼色,張玥會意地趕緊陪著笑,輕聲道,
“老師,放心,徒兒明日一定將‘招待客人’的三釀醬鴨、燜酥魚、多馨園的秘制豬手帶回來。”
“好,時候不早,你們各自回去休息吧。”
張玥與元默起身告辭了師傅。二人離開了心鑒齋,沿著書院內的小徑向著居處散步,后面不遠處跟著小通。今天的元默出奇地安靜,悶悶地走著,張玥心中盤算如何幫助東陽師兄那位朋友求字之事,也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