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麥用是說來就來,曾億拿著話筒,隨后提了一口氣對著話的就開始呼出聲來。
一種渾厚的聲音開始出現,帯著一種天地蒼茫的感覺。
所有人都被帯到這樣的氛圍當中,仿佛迎面而來的是夕陽下涼爽的風和草原草場的清香。
這一段呼麥大約持續了三十多秒鐘的時間,曾億的聲音越發的低沉,最終收攏。
在收聲的時刻曾億不舒的咳嗽了兩聲。
這樣的呼麥對喉嚨的影響是很打大的。
對于肺活量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如黒說是內蒙古那些高原地帯的人的話,他們有著得天獨廈的優勢,當然能夠呼麥很長的時間,但是曾億可不是高原人。
他的肺活量能夠堅持那么久的時間已經是相當難得的了。
“好。”
眾人齊聲叫好。
雖然說曾億堅持的時間不是很令人滿意,玲花在曾億結束的時候甚至脫口而出:“這就沒了?”
但是考慮到曾億本來就不擅長這個,加上他原意為眾人表演,所以其他人倒也不會對此多說什么。
反而是為了這精彩的表現獻上掌聲。
直播間的觀眾也是如此。
即便有很多人不懂什么叫做呼麥。
不懂這東西的優美之外,但是他們還是不吝嗇給出掌聲。
這聲音很奇特很棒。
“曾億的肺活量很不錯了,換做是我們怕是十幾秒鐘時間就歇菜了。”
“呼麥好久都沒有見到過了。”
“少數民族的很多東西都很有意思值得傳播。”
“沒錯會這些東西的人,是越來越少了,實在是可惜。”
曾億面對玲花的質疑,表情略微有些尷尬。
他解釋說道:“我呼不上去了,快喘不過氣來了。”
“雖然說歌手的肺活量都還不錯,但是我畢竟沒法和高原地區的人相比啊。”
“大家都可以來嘗試一下,這樣就可以知道我說的對不對了。”
曾億原本只是簡單的開個玩笑,想要讓他們都理解一下。
畢竟呼麥這東西對于肺活量的要求實在是太高太高了。
但肖央和彭彭他們也都來了興致,ー個兩個的嘗試了起來。
果然不出所料,他們也不太行。
在二十多秒鐘不到的時候就歇菜了。
曾億和玲花的歌還是比較需要高亢的嗓音和肺活量。
彭彭作為年輕人當然也要嘗試,結果更尷尬。
他不是歌手,直接在十秒鐘的時候就不太行了。
正堂人也就十幾秒鐘吧。
別看這個時間很短,可事實上呼麥可是亳不保留的將所有的力氣都放在了喉嚨之上。
真正這樣下來,尋常人有個十幾秒就可以了。
這時黃老師問著李藝:“小藝,你有多少秒?”
“我啊,沒多少秒,很快的。”李藝樂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