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秦烽對這個問題極度看重,制定了極其優厚的條件來鼓勵生育,并且對平民廉價供應干凈的糧食與飲水,推行免費醫療制度,對那些患有不同輻射疾病、身上帶有各種變異組織的年輕平民進行免費治療等等。
對于現在的帝國百姓而言,多生孩子是一項戰略義務,帝國官方可以承擔孩子的絕大部分生活與教育成本,力爭在十年內將人口總規模恢復到五億左右。
所幸帝國的信息儲存中心里還保留著舊時代的所有人文、科技、工程學等等門類的知識資料,智能生化機械人也可以承擔起教育傳承的職責,只要將來人口規模恢復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重新構建起完整的人類文明社會。
“對了,那兩家西方文明勢力的家底都清點接收完畢了吧?”
秦烽又問道。
“當然,大部分都已劃入皇室的產業,”
蕭玥晗說著:“好東西還不少呢,雖然艦隊基本損失殆盡,不過基本的工業制造設施還在,數以千計的工廠,二十余座大型空間站,太空港,月球上還有兩處采礦中心,三處行政村鎮,加上一處火星基地。現在都已由帝國方面的人接管了。”
這些產業每年能夠創造的財富,足以輕松養活帝國的兩億人口了,只不過以前它們都掌握在極少數人手里,如今卻可以成為帝國財政收入來源的有效補充。
末日世界資源匱乏不假,但那是對于普通平民而言,財富的絕對值其實不算少,只不過貧富懸殊比起舊時代夸張多了。
至少秦烽就知道,前代國主林源彬名下的產業,如果全部捐出來,養活三五千萬人都不是問題。當然這種現象在哪個世界都客觀存在,且根本無法避免,所以沒必要憤世嫉俗。
秦烽抬頭望了望天際,以他的現在的修為,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近地軌道、同步軌道上布滿了形狀各異的人造天體,而且都是萬噸級的龐然大物。
在這個時代,空間產業已經極度發達,每一座空間站就是一棵名副其實的搖錢樹,可以生產出大量性能極其優異的材料,零部件等等,還能合成眾多特殊的生化試劑。不少高精尖的儀器設備、高端基因藥劑,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才能順利完成。
尤其是昆侖之巔的巨型太空工場里,已經有能力制造完整的輕型戰艦,空天戰斗機,超級計算中樞的核心部件,抗衰老基因藥劑等等。相較之下,主世界的空間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阿爾法國際空間站的總質量還不到五百噸。
“……要不要搬一座空間站回主世界?賺錢不要太輕松。”
秦烽心底浮現出這樣的想法,旋即搖搖頭打消了念頭。如果真有一座萬噸級的太空工場出現在主世界的近地軌道上,歐美國家會集體瘋狂的,如果分不到好處,他們絕對會不惜一切代價將其打下來,以免便宜了華國。
所以,以后自己需要什么好東西時,不如就放在這邊生產好了,方便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