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環境最好、最適合帝國當成未來移民首選地的,是第六行星,約相當于地球的五倍大小,上面有著八塊主大陸,以及十余塊較小的大陸、或者說巨型島嶼更合適。陸地面積占星球表面的兩成左右,剩下都是碧綠色的浩瀚海洋。
大陸上有著豐富的植被,季節大致分為雨季和旱季,由于大氣層中的氧氣含量相當豐富,因此使得星球表面某些居于食物鏈頂端的動物,體型都非常大,秦烽就親眼看到了長達兩百余米、粗逾水缸的巨蟒,高達數層樓、形似史前霸王龍的猛獸。
至于海里的生物就更夸張了,體積最龐大的海獸長度逾千米,遠遠看去仿佛一座小島,殺傷力也不容小覷,或許只有十五級以上的進化者才有可能將其擊殺。
“陛下,”
林易幻出言道:“既然這個恒星系已經被帝國發現,并且完成了前期的勘探計劃,那么下一步是不是就該在這里建立穩定的前進基地了?然后再考慮在星球表面建設開拓城市?”
秦烽沉吟一下:“這是應有之義,帝國的前進基地可以設立在衛星上,派駐一支完整編制的艦隊留守,同時還可以對周邊星域進行后續探測考察,某些太陽系沒有的珍稀礦產,亦可以考慮優先設立礦場進行開發。”
“陛下所言甚好,”
秦霜琪出言詢問著:“只是這樣一來,就涉及到帝國未來的版圖劃分問題,這些系外開拓基地的行政級別該如何界定呢?”
“嗯,這個么……”
秦烽沉吟不語,根據星艦給出的資料,大宇航時代的行政區域劃分,以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政星球為例子。每一顆行政星球就是一個單獨的市,設立行政長官,統籌處理本星球的一應行政經濟軍事事務,包括所屬衛星、以及附近的多顆資源星球都歸他管。
有些人口較多,比較強勢的行政星球,所在的整個恒星系都可以歸其統轄,若是遇上擁有不止一顆行政星球的恒星系,也是照此辦理。
恒星系之上是星域,其管轄范圍大小不一,從數百個恒星系到數萬個恒星系不等,涵蓋范圍數百到數千光年。
通常這里的恒星系,指的是那些帶有行星的恒星。宇宙中的恒星數以億萬計,但大多數都是不帶有行星的,而且那些恒星附近基本沒有天然蟲洞存在,自然也沒有什么開發利用價值。
其中少數有行星的恒星系中,適宜人類居住的生態行星也是極少數,因此大多數恒星系都只是作為戰略資源儲備地閑置在那里,現階段能夠得到開發利用的并不多!
通常這里的恒星系,指的是那些帶有行星的恒星。宇宙中的恒星數以億萬計,但大多數都是不帶有行星的,而且那些恒星附近基本沒有天然蟲洞存在,自然也沒有什么開發利用價值。
其中少數有行星的恒星系中,適宜人類居住的生態行星也是極少數,因此大多數恒星系都只是作為戰略資源儲備地閑置在那里,現階段能夠得到開發利用的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