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他的聲音沿著長長的甬道傳進了皇宮,皇宮中傳來幾聲驚叫,韓陵山便看見十幾個宦官背著包袱亡命的向宮城里奔跑。
一邊跑,一邊喊:“闖賊進宮了……”
韓陵山拱手道:“如此,末將這就進宮覲見陛下。”
說罷,就走進了皇宮,走了一段路之后,韓陵山又嘆口氣,回身奮力將敞開的宮門掩上,落下千斤閘。
過了承天門,面前就是同樣雄偉的午門……
午門的大門依舊敞開著,韓陵山再一次穿過午門,同樣的,他也把午門的大門關上,同樣落下千斤閘。
隨著韓陵山不斷地前進,宮門依次落下,重新恢復了昔日的神秘與威嚴。
過了金水橋,穿過皇極門,宏偉的皇極殿便出現在韓陵山的眼前。
望著高高在上的皇極殿,韓陵山再一次高聲叫道:“藍田密諜司首領韓陵山奉藍田之主云昭之命覲見陛下。”
他的聲音剛剛離開太和門,就被寒風吹散了,大門距離皇極殿太遠……
左邊的武成閣空無一人,右邊的文昭閣同樣空無一人。
只是桌案上依舊留著筆墨紙硯,與散亂的文書。
看著左右往日代表尊榮的處所,韓陵山朗聲吼道:“大明的名臣勇將都去了哪里?”
忽然一個虛弱的聲音從一根柱子后面傳來:“陛下先用楊鶴,后用洪承疇,再用曹文昭,再用陳奇諭,復用洪承疇,再用盧象升,再用楊嗣昌,再用熊文燦,再用楊嗣昌。
這其中除過熊文燦之外,都有很出色的表現,可惜功虧一簣,終于讓李弘基坐大。
陛下已經很努力的在平賊,可惜,上蒼不公。”
韓陵山轉過梁柱,卻在一個角落里發現了一個年邁的宦官。
老宦官并不在意韓陵山的到來,依舊在不緊不慢的往火堆里丟著文書。
“終究還是失敗了不是嗎?”
韓陵山終于看到了一個還在為大明干活的人,就想多說兩句話。
老宦官回過頭來看了韓陵山一眼道:“天啟年間,王恭場炸了之后,天下就從未平安過,崇禎元年水,二年,陜西大旱,三年,山西大旱,四年水,五年冰雹,六年恒雨,七年蝗災,八年地龍翻身,九年山東天赤如血。十年飛蝗遮天蔽日,民大饑,十一年河南大水人相食,不為奇聞……
十二年秋蝗、大饑,十三年九月水澇,兩湖民舍全沒。十四年旱蝗,秋禾全無,十五年夏黑鼠如潮鋪天蓋地……十六年大旱鼠疫橫行,行人死于路,十七年……尚未有奏報”。
韓陵山皺眉道:“陜西災害冠絕大明,然而,我關中并未因此窮蹙,反而號召百姓修建水利,開墾荒田,物阜民豐,如此,你怎么解釋?”
老宦官嘿嘿笑道:“為禍大明天下最烈者,并非災害,而是你藍田云昭,老夫寧愿關中災害不絕,百姓民不聊生,也不愿意看到云昭在關中行救國,救民之舉。
若是沒有云昭這個先例在前,大明百姓不會這么快就忘記了大明朝廷,忘記了在這座紫禁城中,還有一個為他們節衣縮食的皇帝。”
韓陵山仰天大笑道:“荒謬!”
老宦官將最后一本文書丟進火堆,搖搖自己蒼白的腦袋道:“不荒謬,是天要滅我大明,陛下無力回天。”
韓陵山笑道:“等你們都死了,會有一個新的大明重現人間。”
老宦官艱難的支起身子將滿是皺紋的老臉對著韓陵山,努力弄出一口唾沫。吐向韓陵山道:“呸!你這竊國之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