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年前,東都洛城西南鄉里,有一書生,妻難產而死,葬于郊外。書生悲傷至極,變賣祖產,棄文從商,離開洛城,于外地經營,三年而歸!
剛一返鄉,便有店家上前索帳!言其妻每日晌午來賒炊餅,帳記書生名下,日久天長已積累不少,今日碰見債主,正好結清。
書生苦笑,言其妻已亡故多年,何來賒賬之說?定是有人捉弄作怪,莫要當真。
然店家不肯,定要其結清賬款,書生經商三年,已頗有盈資,倒不以為意,結清賬款后,要求見一見此女子。
店家言,每日午時,此女必來,爾觀之。
書生于街邊靜候,時至午時三刻,果有一女子前來賒餅,其外貌穿著和當年亡妻一模一樣,書生大駭!
然其并未上前詢問,而是繼續觀瞧......
那女子賒得餅后,低頭彎腰,倉皇離去,書生尾隨其后,竟跟至當年葬妻的山坡!
但見那女子所歸之處,果然是亡妻的墳塋,高草遮蔽間,荒蕪的墳冢里,竟有孩童之音!
書生悄悄靠近,但聽其內母子對語。
“娘吃!”
“娘不饑!”
書生大驚!再不隱蔽,繞冢而尋,果在墳后,發現一洞穴,其內幽物攢動,果有蹊蹺。
悉索低語于墳中傳來,少時,那女子便鉆出墳塋,雙目凝神書生,面無表情,繼而撲地而死,其身快速腐爛,糜污猶如糞便一般。
書生驚駭至極,連連后移,又見那墳中小童,鉆出墳洞,撲在腐尸上放聲哭嚎,情形凄厲瘆人!
當時,民間鄉野多有狐貍作妖一說,又喜棲人墳以避風雨,書生認為,此女子定為狐貍所化,以妖性捉弄世人,只可惜亡妻入土,仍不得安,受邪祟作賤!
有心驅邪,卻不得法,更加之長毛小童哭嚎瘆人,身上已無了三分膽氣,正欲逃竄,恰遇路過的藥師王菩薩!
和尚老貓解語,此女非是妖邪!正乃汝妻,因不忍親子亡于墳冢,忍死茍活,硬撐三年!時見夫君來尋,知其子有所著落,便可撒手離去.......
書生聞言解惑,痛哭不已!后父子相認,重葬亡妻!
二十五年后,當和尚老貓再返此處時,當年之墳中小童,已舉孝廉入仕,為一方父母,克己秉公,清廉如水,為當地百姓盛贊!
時光如梭,二三十年,對于人類而言是半輩子,而對于獸修來說,則如同一兩個月一般。
人之壽命雖短,但真情感天動地,豈是畜生可比?老貓由衷感慨母愛之偉大,人類之多情!
........
像這樣的怪事,要是之前對墨墨說,她定然會覺得是無稽之談!一點科學道理都沒有!世界上愛自己孩子的母親多了,何以那女子就能忍死硬撐三年?
但卻又是老貓親身經歷過的,那年,那事,那景.......都刻在了墨墨的腦子里,像是看過的電影一般,讓她不信也得信!
作為菩薩老貓,對于這種忍死現實當然有他的一番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