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本科幻的主要寫作風格,常恒選擇了掉書袋,也可以說是炫技流。一方面是故意塞彩蛋讓評委去找,另一方面也是常恒自身優勢所在。
論文筆,常恒的文筆不算華麗,甚至趨近于枯燥,或者說是報告體,這是他長期看資料,看新聞,大量摘抄記錄所導致的后遺癥。
雖然這種風格,會給人一種官方講述的真實感,但是能有耐心的還是少數。還好是寫這種只用三萬字到五萬字的短篇,要是寫個一百萬字,常恒自己都沒興致了。
因此要化劣勢為優勢,就得把這種真實感塑造到極致,也就是在文中引用大量的史書資料。通過瘋狂掉書袋,讓評委都分不清哪句話是歷史,哪句話是胡謅。
所有人都知道,從遠古到當今,文字語言,說話風格,不知變化了幾重。常恒用當下的報告體來寫,又相當變化為一種時空交錯的驚喜。
沒人會相信過去的世界。大家相信的是用當下人三觀所理解的世界。
大家相信,所以真實。
常恒默默地坐在書桌前,開始整理思路,列起大綱。他列的大綱不是按照一定的順序,也不是按照時間,人物,地點,而是一個又一個的靈感。
“我的最終目的,是讓評委喜歡我的作品,成功拿到名次。”
“所以必須要安排足夠高大上的東西,來引發討論,塑造逼格。”
“在那個蒙昧的時代,技術積累時的極端丑惡,與眼前展現的極致之美。會是一種沖突,一種討論。
無數次殘忍的實驗,才能擁有神女的驚艷。那么到底應該懷有對實驗品的同情而放棄實驗,還是抱有最熱忱的目光贊美神女,忽視她腳下的尸骨呢。”
“不,單有這個還是不夠沖突。”
“金烏畢竟是異類,而且此界之人,欣賞力量勝過欣賞美。”
“除了化形術之外,我還應該安排另一種法術,血脈融合術。”
“假定人類的先祖,通過一次次殘酷的實驗,然后成功融合了金烏血脈,獲得了強大的力量。
那么大家應該因為同情被犧牲的實驗品而放棄實驗,還是為了未來的強者而犧牲眼前的弱者。
開辟大日天界的帝一的行為邏輯中,包含著對弱者的同情與希望。哪怕他已經合道而去,其思想也影響著整個大日天界與周邊世界。
但是另一種思想,同樣是主流,那就是慕強,對強者的仰慕,寬容甚至于跪舔。對于力量的無底線追求,哪怕放棄道德,無視法律,也會被原諒。
強與弱,這樣的探討,才更適合大日天界啊。”
常恒壞笑著把這個靈感記錄下來,卻又突然放下了筆。
“在地球我是一個普通人,而在大日天界卻變得天賦極高,未來注定成就不凡。那么我在故事中,又應該代入其中的哪一方的呢?
我是被犧牲的弱者,死相恐怖的實驗品,還是血脈融合成功,無限風光,萬眾矚目的強者呢。”
常恒思量了許久,只是嘆了口氣:“明明是給別人安排的思考,自己怎么沉入其中了呢。
算了,再給主角戴個綠帽吧,反正實體書作家,喜歡這個調調也實屬正常。體驗人生無常,世間百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