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爭斗。
帝國表面風平浪靜,深海地下卻是暗潮洶涌,前些年那位北軍元帥橫掃天下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官吏為之膽顫恐懼。
不僅僅是那位侯爺擁有極高的修行境界,以及掌控帝**隊坐鎮軍部,而是那位侯爺手下一度擁有猛將如云,有的人擔心那位侯爺是否會做對皇室不利的事情,有的則是宣揚功高蓋主。
當年的太子殿下,還不曾在朝堂嶄露頭角,而是把自己鎖在宮墻外的那座宅院里面,整日過著平凡無比的農家生活。
種種花,養養貓……
西疆伏擊戰結束,北軍元帥帶著他帳下最精銳的數萬大軍灰飛煙滅,皇帝陛下深感痛心,那年咸陽中起了場讓人恐怖的旋風,不知道有多少定鼎的官員下獄革職,甚至流放抄家滅族。
皇帝陛下也變了!
太子殿下出現在朝堂,那是那位殿下第一次出現在朝會上,也是無數年來,唯一的一次。從此以后,太子殿下的手臂便變得非常長,能觸及到許多不可觸及的地方。
柳如逝將軍,在北軍元帥離世之后,是北軍中最有威望的將軍,也是帝**部乃至部分官吏心中最合適的北軍元帥繼任者,但由于那年的風暴,還有那位殿下的出世,一切變得不一樣。
最后出自江南貧寒人家的陳巖,當上了北軍元帥,成為帝**部最高的行列,多年以來,陳巖與太子殿下并沒有什么異常,不親切,也不疏遠,陳巖繼任北軍元帥后,再未到過咸陽。
大理寺丞江文通,是太子殿下的堅定支持者,在朝會上的時候,曾不止一次回護太子殿下。想來私底下,這位江大人早已經效命于太子殿下。
那年風暴席卷咸陽,大理寺丞主持審理諸多案件,柳如逝出自北軍帳下,雖說官職不低,和那位侯爺有爭奪元帥資格,但到底最后入了帳下,于當年西疆的事情,也是深感痛惜。
自從江文通主持審理那些案件后,江家和柳家的關系便一日不如一日,直到兩年前,兩家后輩在紅樓為女子爭風吃醋。柳如逝將軍狠狠教訓了他那位堂弟,而江文通不思自家兒子的過錯,反是上奏參了柳如逝將軍一本。
指責其家風不正,本為將軍該剛正不阿軍紀嚴明,結果自家兄弟倒是入了青樓,做些讓人貽笑大方的蠢事,并上書請求皇帝責罰柳如逝,免去其堂弟的軍職。
按照道理來說,兩者皆是有錯,江文通若是公平上書,柳如逝倒是沒說的,可單單上奏他柳家人,而完全撇開自己兒子的問題,讓柳如逝怒不可遏。
兩家的恩怨由此拉開。
不過細細想來,青樓的事情決計不會如此簡單,兩家的恩怨想來應該更深才對。畢竟當年席卷咸陽的那場風暴開始,柳如逝就曾持刀上過江府,只是不知道后來如何,沒傳出結果來。
……
……
柳邯和江吉垣之間的恩怨,在咸陽的富家子弟當中,流傳的倒是廣泛,只是今日沒誰清楚,柳邯原來是柳如逝將軍的兒子。
原本以為柳邯是普通的柳家人,沒想到是柳如逝將軍的兒子,由此倒也想得通,兩人多年來為何有恩怨,且江吉垣又為何從來不對柳邯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