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宮里面在很多年流傳著道傳說,在學生們中間流傳最是廣泛,不少學生聽到那道傳說,都發出了同樣的質疑,也發出了同樣的羨慕。
心中被激起澎湃熱血,在腦海和體內回蕩往復,煞是驚人。
很多年前,具體時間已無法考證。
有名書生長途跋涉,渾身是血的走到學宮外,靠在兩道白色石柱上,身受重傷便是沉沉昏死過去。猩紅的鮮血涂抹著白色的石柱,一道道殷紅的血痕掛在石柱上,讓來回進出的學生不寒而栗。
百余年來,學宮都不曾出現絲毫血跡,那兩道白色石柱又是代表著學宮的門面,本是威儀純潔,卻被沾染血跡,用猩紅玷污學宮的那份外表的純潔。
或許有人言,學宮內涵在里不在表。
學宮言傳,表里如一。
上天有好生之德,學宮諸多學生和教習們自然不例外,那名書生受傷嚴重,簡直生死垂危,當年的老祭酒還很年輕,但仁善慈眉,感念上天恩德,不論此書生玷污學宮兩道白色石柱的錯誤,欲要救治此書生。
書生在學宮中醒來,原來是南方宋國人。
未見帝國威儀,未見帝國風景,一路北上,垂死之間到了學宮外面,老祭酒見書上乃是普通人,并無修行的痕跡,問了些關于身份的問題,書生不答,但明言自己并非犯滔天大錯,只是被別人追殺,一路北上而已。
問不出什么話,老祭酒便不再問,說道書生毀了學宮兩道白色石柱,已然是犯了帝國律法,更是驚擾學宮,在帝國不管是誰知曉,都會對他抱有極其強的敵意。
書生說要如何才能撫平這些敵意!
要如何才可還報學宮救命的恩情!
要如何才能彌補玷污兩道白色石柱的錯誤!
一連三問如何。
老祭酒言,你要很高才行。
書生不解,要多高?
老祭酒想了想,指著廂房外隱隱可見的那座樓閣,快然說,至少要幾層樓那么高。
書生順著老祭酒的視線,看到那座完全木制結構的樓閣,心里頓生歡喜,同時深深喜歡上那座充滿美感的樓閣,直接言,那座樓閣有七層,那我一步一步上去,直到走上第七層,什么時候到達比七層還高的境地,什么時候再離開這里。
老祭酒愕然,想了許久,什么話都沒說,就離開了。
至此,這名書生的傳說失了結局,沒誰知道傳說是不是真的,也沒誰知道傳說的結局是什么,書生去了哪里也不知道。
連是梁興居他們都不知道,在學宮中并無這名書生的痕跡,而他們當年也沒見過那名書生。北樓上,除了前些年才招進來的那名管理者之外,再也沒有其他人的蹤跡。
……
……
高高北樓,第五層是間占地不大的房間,有著幾件書架擺在其中,書架上面的書籍格外的少。書架邊靠窗的地方有道小書桌,書桌上面擺著一支毛筆,毛筆上面的毫毛已然掉落許多,光禿禿看著特別可憐。
毛筆旁邊有著疊在一起的寬大宣紙,好像是用來作畫的紙張。紙張周圍擺著本合上的書籍,還有墨跡清潤的方墨,以及用來壓住紙張的硯臺。
方墨里面的墨跡沒干,還有足以作畫的很多墨汁,周遭無半點干涸的跡象,想來這方墨中的墨汁是剛研磨好的,只是整層樓閣不見人影,不知何人研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