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書生倒是笑意溫和,目視著遠處那道身影消逝的位置,鋪就軟墊子,坐在上面,目光深邃悠遠,始終帶著柔和笑容。
那道瀟灑恣意的身影早已被清風催散,年輕書生什么都看不到,卻總是盯著哪里,笑意不減,沉默地注視良久。
學宮當中的老教習,他基本上都見過,剛剛在他眼前的老者,卻是那般模糊全無影響,到哪里去,因何而來,都是年輕書生此刻腦袋里面想著的。
答案自然不會簡單,憑著他的腦袋思量,自然是想不出答案,年輕書生明白自己天資本就極差,因而讀道經是沒辦法的事。
越是蠢笨,越是尋常,便越發走的捷徑。
道經是古往今來修行法第一。
年輕書生幼年時便知道,沒有生出任何妄念,人在世,貴有自知之明。他明白自己的天資極差,明白自己悟性極差。
沒迫切想要踏上修行的道路,安然自得,隨遇而安是常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天地蜉蝣寄托希冀,總是天差地別,難分難解。
在學宮讀書幾年,能知曉的事情,屈指可數,唯獨讀了道經,便覺得自己更加安然,不在意外物何如,不在意世事變化。
想到那神秘的身世,那座浩瀚雄偉的宮殿,年輕書生偏移視線,落到看得見,又不想看見的遠處,總覺得現在的生活是最好的。
莫有貪念,嗔癡是罪過。
讀道經很好,極好……
年輕書生繼續取出別在腰間的道經,慢慢鋪展開,如之前那般,保持最安逸的姿態,繼續迎著寒風凜冽,在風狂肆意當中讀書。
以他的天資,這輩子,讀讀道經,便足夠了。
還未落到道經上,再是瞥了眼遠處可見的東湖,坐在假山之上,倒是面前可見那座低矮的湖面,瞧著碧波蕩漾的湖水。
年輕書生微微一笑:“人生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何享桃花一處開……”
不管是白晝如虹,還是漆黑如柱,山頂依舊有道年輕挺拔的身影矗立不變,或是能綿延幾百年,或是能頃刻間土崩瓦解。
外物無法改變……終是因外物而變……
……
……
香樟樹堆積的東湖沿岸,樹林里面全是落下的香樟葉,完全看不到半點泥土的痕跡,腳掌踩踏在上面,發出刺耳清脆的響音。
丹丘生喜歡喝酒,喝得醉醺醺,便不用在意這些外物,因外物引變而選擇永恒不變,酒能麻痹神經,是最好延續的東西。
往日時光,痛苦不知幾何,落到酒壇子里面,任是滔天痛苦,任是那些難分難解的往事,都會化作酒后胡言亂語,隨風而去。
酒壺搖搖欲墜,捏著酒壺蓋子的手指有些顫抖,丹丘生步履穩健,晃晃悠悠走到香樟樹的末尾,東湖深處,有道綿延的紫色。
望著隨處可見的香樟葉,望著前方虛無縹緲的桃花,桃樹遮蔽了他隨意的目光,無法窮盡瞧見其內的景象,重新把酒壺別在腰間,整理了下自己的胡須,慢慢邁步向前。
花開花落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