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道世家在帝國擁有著極高的地位,畢竟隴西道是趙家皇室,是帝國起義的地方。那些世家都是當初帝國建立的開國世家,可謂與帝國同起。
且幾百年前,他們主動削去爵位,選擇離開咸陽,甘愿放棄那些明面上的權力,只要那些可以綿延子孫后代的富貴榮華,都是對帝國對趙家皇室極其深厚的貢獻。
隴西道世家的舉措,倒是讓趙家皇室不知道如何面對,好在皇帝陛下是幾百年來最有功績的雄偉帝王,單憑皇帝宣揚世間的偉岸,即可壓服那些宵小之輩的謠言,使得幾年前隴西道世家而起的事情,沒有發生更加焦頭爛額的結局。
當然隴西道世家之所以選擇褪去,同樣是看見咸陽死傷太過,連是三公都被拿下,他們實在是想不出更加高位的存在,理所當然存在疑惑地認為后面應該沒人了,認為事件該是終結。
若是現在令狐查出來,發現在地方世家當中還有插手當年事情的世家存在,且依舊保持著世家的權威,這些消息,對隴西道世家而言,必定是極其震撼的刺激。
到時候,他們直接再入咸陽,想要掀起如當年那般辦案查清楚的想法,造成的影響肯定超越幾年前,后果可就不堪設想。
懷疑的種子一旦出現在心里,便是再如何強力祛除,都會留下道懷疑的痕跡,時間越長,這道痕跡的印記越深,直到最后無可抹去。
作為學宮祭酒,作為桃源的裁決先生,維護趙家統治,維護帝國的安穩,是他們兩人必須要做的之前,因而令狐口中的那些后果,都是他們需要避免的。
因而,必不可免的出頭給令狐解決這道問題,實在不行,則是壓下令狐,接過可怕的責任,即是保護林亦,同樣是維護帝國的安穩。
景云撇了撇嘴,知道梁興居的意思,沒有答應,選擇不開口,他作為桃源的裁決先生,說那些話終是顯得有些越軌。
桃源不能插手政事,明面或者暗里都不可以。令狐雖說放蕩不羈,對于很多事情都不拘泥,但是對桃源插手政事,尤其是如此敏感的政事。
再是心平氣和,無所謂,都顯得那般淺薄明面,心里面或多或少都有些不舒服。正是因為想到這點,景云直接拒絕了梁興居的建議。
他可以出面用理由解決林亦的事情,但令狐需要云乾的那樁案子的解決辦法,他沒辦法插手,只能讓梁興居自己來。
且即便是他說出來,令狐是否會聽,都存在疑慮。
而且若是他接過這擔責任的消息傳出去,想必又是場不弱當年的議論,萬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