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之內。
聶束君跪坐在丹丘生面前,沉默無語,不發一言,兩人在日前曾經去過皇宮當中,那座宮墻真是和十幾年前大不相同。
以他們的修行境界,想要瞞著那些趙家皇室供奉的修行者,可謂輕而易舉,不過以他們二人的身份,真是沒有半點必要,因而進入皇宮之后,那名常年守在皇帝身邊的佝僂太監,是發現他們二人的。
丹丘生喝著老酒,忍不住地想著那名太監的身份,有些模糊地想不起,但好像又是在哪里見過。天資不錯,雖說老邁之年入天命巔峰,確實時間有些遲鈍,可世間修行者,又有幾人能畢生走到天命巔峰,終究是浪里淘金,只曾聽聞,而不曾見過。
那位皇帝對他們二人的到來顯得異常平靜,沒有任何反應措施,任由他們說出了想要做的事情,甚至隱約當中可能透漏了項信回來真正的目的。
聞名西方諸國,聞名漠北王庭的秦國皇帝陛下很是平靜地點了點頭,臉上或許在某刻閃過惋惜之情,卻又是在瞬間變得無比堅決,答應了聶束君和丹丘生想要做的事情。
桃源夫子丹丘生和桃源聶三先生聶束君要讓坐鎮帝國南境的南軍元帥項信回到咸陽,調任軍部尚書,同時讓軍部尚書柳如逝調任南境,暫時擔任帝國南境駐軍的統帥。
無論怎樣來看,這都可以算是桃源在摻和帝國政事,這件事情若是傳揚出去,勢必遭受群臣們反對,更是能讓桃源承擔無數擔不起的罵名。
作為帝國皇帝,作為趙家傳承至今的皇帝,作為征服西方諸國不敢貿然再戰,聞名于世的天子政,他應該有著無比機敏的思維,自然能明白這件事情可能導致的后果,可他仍舊是選擇同意。
沒有做出任何隱忍的態度,更是半點不滿都沒有,完全是聽之任之的模樣。那個時候,坐在御書房的帝國皇帝陛下,真是讓聶束君深思不已。
他在思考,眼前略顯頹然的中年男子,始終咳嗽不停的華服泰山,是否是十年前那位征戰威儀到達帝國之巔的帝國皇帝。
是否是二十年前,一心想要進入桃源修行的稚嫩朝氣蓬勃的青年,十幾年不見,倒是發現物是人非,好似現在這位端坐御書房,顯得頹然乎其間的中年男子,再不是當年那位雄姿英發的帝國皇帝。
物是人非事事休……
只能感嘆時光流逝,終是帝國那些雄偉瑰麗壯觀的夢,走到了帝國最后的時刻,眼前的皇帝不在富有朝氣,反而像極了暮氣沉沉的老者。
真是讓人感嘆,唏噓不已。
聶束君不忍心再去想,同時又是忍不住想要去想,他是個極其驕傲的修行者,連是世間最有權勢的位置,他都不放在眼里,如今卻是生出這些感慨,真是變遷無常。
倒是坐著喝酒的丹丘生沒有劇烈的想法,坐在桃源幾百年,趙家皇帝他不知道在幾百年里面見過多少,如趙元政這般曾經雄姿英發,想要開疆拓土,征服世間諸多王國,后來又是變得異常頹然的皇帝,不知道有過多少位。
時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