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對于眼前這位白四先生的敬意,霎時間拔高到了前面三位先生的層次。
書先生書青作為桃源大師兄,在二十年前就越過七境那道門檻,可以稱得上世間少有的高手,十幾年前,和天宗宗主在渝關風沙里戰斗,以受傷的代價打成平手,逼迫天宗和漠北王庭退兵。
可見桃源這位大師兄已然站到了和世外修行圣地掌控者的層次,時間還短,年紀還小,往后定然更加強大。
仝二先生是他幼年好友,不過十幾年不見,且仝童比他年紀大些,身負浩然道義,初始修行則是在天命之上,十幾年來,想必早就深不可測。
同時仝童異常有禮,說出來的道理非常懂得,讓景云受益匪淺,這樣溫和的讀書人,該是值得十分的尊敬。
至于聶三先生聶束君,一直以來處理桃源事務,曾經景云進入桃源的那段時間,一直都是聶束君在輔導他們修行,監督他們的修行進度,因而景云對聶束君有著特殊的敬意,還帶著點懼意。
他能夠看出來,前面的白四先生,絕對不弱于聶三先生,聶三先生是天命巔峰多年的強者,不弱于,豈不是越過七境的圣人。
霎時間,景云的呼吸變得沉重非常,兩位夫子自不必說,桃源書先生是越過七境的修行強者,現在白四先生又是位越過七境的修行強者。
要是當年云乾不死,恐怕現在也越過七境,到達世間圣人的層次,照這樣想著,桃源豈不是有著五位,這還不加五年來不可知的仝童。
仝童自困涼亭,十幾年前初入修行,則是以浩然道義一步登天,邁入天命境,現在十幾年過去,浩然道義以積淀為主,想來這十幾年過去,仝童該是更加強大。
走在前面的白易自然不知道景云的想法,不過有些景云確實沒有猜錯,如若讓她知道,必定大吃一驚,震驚其推測的完備準確。
聶束君離開之前,告訴她要看看二師兄的話,她便轉身瞥了眼那座高山河畔的涼亭,一本書圍攏涼亭,浩然道義極強。
她靠著大神通,勉強能夠看到里面的情況,那位師兄有些吃驚地朝著她微微一笑,在她闖入的瞬間便是發現她。
心驚二師兄的修行境界遠遠超出她的想象,該是和十年前的大師兄相差無幾。讓她忍不住感慨,初生而世的浩然道義,真乃世間修行捷徑。
不過說起來,倒算不上捷徑,二師兄仝童讀書三十多年,將近四十年,自能捏住書籍開始,就沉浸在讀書當中。
十年如一日,輾轉四日間。
讀出個浩然圣人,成為世間最獨特的強者,倒是沒什么值得置喙,得舍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