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措施完備,照著這樣的趨勢走下去,嶺南道融合入帝國,應該不是什么問題,最多需要顧慮的事,只是時間而已。
但是對帝國而言,時間是最不值得一提的問題,自然而然不在意時間的長短,十幾年無能為力,帝國都不曾著急,現在有了融合的趨勢,再等上幾年,十幾年幾十年,對帝國而言,細枝末節罷了。
自從朝臣們明白丞相甘羅的手段之后,便是知道朝堂之上那位少年丞相到底是擁有真本事的,不是沽名釣譽,名不副實的人物。
兩年時間來,嶺南道的措施略有成效,因而隨著項信的手段激烈迅捷起來,朝堂上甘羅的威望則是越來越高。
離偲是先帝留下的輔政丞相,在天圣年間擁有著極高的丞相威望,讓下面的官員們可望不可及,連是九卿都仰望離偲。
而甘羅的崛起,短短時間,則是到達離偲的程度,可不是簡簡單單的手段能夠做到。或許某些方面來說比之離偲還有所不足,可甘羅還年輕,未來的走勢,誰能預測到。
朝堂之上,甘羅越來越德高望重,而甘羅是皇帝陛下一力提拔的丞相,前些年,朝臣們多有反對,現在瞧見,再不言語。
自然而然,皇帝陛下在朝堂的威望更是隆重,幾年來皇帝陛下不怎么理會政務,就被朝臣們多有詬病。
現在甘羅出現這樣的威望措施,自然綿系到皇帝陛下的身上,對于皇帝陛下不理會政務的問題,朝臣們則是選擇性遺忘,再沒有誰膽敢上奏疏指責皇帝不理政務。
嶺南道是帝國建立千年來,最大的功名利祿場,在這里,項信能夠撈取功勞,丞相甘羅可以,連是深居簡出的皇帝陛下都可以。
那些擁有屬下的朝臣們自然可以,于是換官的事情,基本上都有自北方道州里面調任的。雖說存在極其可怕的危險,但機遇和危險并存,有些官場投機者,自然愿意賭一把。
基于這些,項信雖是有些不滿,倒也同意,畢竟他需要能夠直白施政的能臣,只要來自北方道州的那些官員,能夠傳遞他的命令,且老老實實完成,對他而言,便沒什么值得說的反對的。
江南道有著清塵寺幫助,帝國的威望越來越深厚,本身就沒有太高的功名利祿,現在如何如何,那些官員們不感興趣。
江南道穩步發展,清塵寺作為原宋國國教,現在和帝國關系匪淺,尤其是清塵寺主持北上,拜見皇帝陛下之后。
不少仕途不得意的官員都想要去江南道,那里雖說無法撈取大功名,卻有些小功名,且不會出現任何意外危險,安然自得生活。
融合穩步進行,兩座道州各有千秋,都處于發展階段,原來的宋國和越國,對于嶺南道和江南道的開發,沒有達到很好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