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碧藍如腰,深深的水面之下藏著不知道幾何的荷花根莖,幽深而挺直,如同一柄柄在大堰劍閣傳承幾百年的古劍。
一眼可見那座略顯瘦削薄弱的樓閣,挺拔而逶迤,矗立在荷塘堤堰的對立面,僅僅露出來如同劍鋒般的頂端,昭示散發著獨屬于大堰劍閣的威武霸道。
周遭的達官顯貴們來來往往絡繹不絕,走的零零散散,堤堰上面的游客早已消失的差不多。到了晌午的時辰,再是如何飽腹,都應該去小店里面找點吃的填填肚子。
天空的那輪烈日的光線越發灼熱,照射在荷塘露出的水面上,如同嶄新的火點,瞬間傳遞更加猛烈刺眼的光線,照的游客們都不敢直面荷塘的湖面。
堤堰最邊緣是道一丈寬的石橋,橋下面有著數道大小不一的孔洞,荷塘里面的流水正是順著孔洞慢慢流出去,如同水榭瀑布,一瀉千里。
當然荷塘始終有著足夠高的水位,孔洞的位置遠遠高于荷塘最低處的位置。接近石橋的位置,只有當荷塘的水位足夠高,有著蔓延過荷塘的荷花,直接淹蓋堤堰的時候,荷塘里面的水才會順著那些孔洞流出去。
荷塘的水并非時死水,不過是一條寬泛的河流到此,有了更加寬廣的中轉站罷了。那條由北向南的河流不斷奔涌,來到此地,自然停歇,不過經年累月都是有著水流在孔洞里面流淌。
時間漸漸,那座一丈長的石橋,倒是成了游客們喜歡的去處,不同于堤堰的高聳,無法觸及到荷塘湖面。坐在石橋上,雙腿自然懸在石橋的孔洞前,就能感受到無窮無盡的水流,那股子清涼的意味,讓人不禁感到全身酥軟舒坦。
堤堰兩邊種植著數不清的果樹,都是被游客們直接采摘,倒是無人敢在大堰劍閣的眼前糟蹋這些果樹,愿意吃的才會去采摘,若是不愿意吃,采摘過后就是丟掉,那自然不能答應,當然那些普通的游客更是沒有這樣的膽量。
堤堰的對面則是真正大堰劍閣的所在,大堰劍閣的弟子們長老們,以及那位在西方或是在世間有著極高威名的劍道魁首持劍伯,同樣生活在那座瘦削薄弱的閣樓之后。
明面上的那座如劍閣樓之后,有著不知道幾何的低矮樓閣,皆是掩藏在最前面的那座閣樓,和諸多荷塘荷花的遮蔽當中,堤堰對面的游客們,除了能看見明面上那座閣樓,身后那些自然無法瞧見。
大堰劍閣位于荷塘幾百年,從當初建立開始,到成為嶺南道最頂尖的修行者勢力,用過的時間不足百年。
普普通通的大堰劍閣,那位開創大堰劍閣的閣主,該是何等樣的風華絕代。當然游歷的時候,岑夫子見過那位初代閣主,對他而言自然沒有什么好奇的。
作為桃源之主,作為桃源始祖的親傳弟子,又是當今修行界輩分最高的存在。岑夫子有著無與倫比的天然優勢,境界高深不說,連是天宗宗主和仙林圣主正常情況下見他,都應該持弟子禮節。
現任大堰劍閣閣主持劍伯,乃是當年那位大堰劍閣初代閣主的弟子,到如今為止,大堰劍閣幾百年才是經歷過兩代閣主。無他,不是持劍伯年紀太高,而是初代閣主境界高深,倒是硬撐著活了兩百年左右的樣子,硬是熬死了幾代越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