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和的倒像是極其瘦削枯槁的馬匹,否則何以晃晃悠悠走起來速度慢到極點,不偏不倚的在后面,走起來倒是穩當到了極點。
年輕書生腰間別著水壺,再是手中握著某卷不曾見過的書籍。很是無可奈何的林亦瞥了眼年輕書生,不知道該如何情緒。
心里想起來真是沒勁,之前他在學宮刺穿某位皇室子孫的手掌的時候,旁邊馬上的這位年輕書生還曾出現過,不過沒有攔阻他,只是和他說了些有的沒得,不怎么明白的話,然后便離開了。
林亦仍舊記得那時候青年書生的那道眼神,炯炯有神,攝人心魄之間有著無窮無盡的黑暗,好似如一道深不見底的深淵,隨時都可能把他吞噬。
沒想到今日再是見到年輕書生,卻是那般溫和知禮,行為舉止簡直乖巧到了極點。眼里那些駭然的神采早就消失,反正林亦是沒有見過的。
即便兩人如此坐著,都始終沒有開口說話,年輕書生始終捏著書籍,坐在馬上晃晃悠悠地看著書卷上面的問題,林亦忍不住地偏頭瞥了眼上面的字跡。
動作極其緩慢,又是裝作不經意的偏頭,依舊是被年輕書生察覺,沒有偏頭以眼神示意,而是唇角露出微笑,似笑非笑。
年輕書生自然記得林亦,那位在學宮大膽拔劍的年輕人,有著不弱的修行天資。是學宮百年來唯一被特招的學生。
能夠以幾月不到的時間,從離竅境界走到破障巔峰,可以說這樣的天資,連是年輕書生都不曾見過。當然僅僅是修行者當中,以前他聽過某位長輩的故事,一入修行既乃天命,那不是修行,那是日積月累的成就,自然不能算在普普通通的修行者行列。
沒有理會迷蒙霧氣,跟著前面的隊伍迅速騎馬,視線繼續落在捏著的書卷當中,觀賞期內那些虛無縹緲的文字,感受來自幾千年前的造化修行。
林亦癟了癟嘴,沒有開口說話速度卻是慢了幾分,漸漸走到了最后面,凝視著年輕書生的背影,有些奇怪的愣神。
那本被年輕書生捏著的書卷他自然見過,正是傳聞當中最普通尋常,又最神秘難測的道經。傳說現今的修行法,皆是出自這本神秘的道經。
連是西方諸國西齊天池的天法都脫胎于道經,幾千年來,道經的普及程度不止于修行,連是某些道觀或寺廟都喜歡誦讀這本經書。
據傳里面有著大道至簡的修行法,但事實證明,沒誰能夠真正參悟這本道經,在很多人看來,這就是本極其雞肋的書籍。
林亦實在是想不通,學宮的學生,這位年輕書生為什么要始終看著這本道經。且瞧著年輕書生,好似沒有什么過強的波動,修行境界要么奇高,要么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