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內的燈火始終在搖晃,好似周遭有著不可忍受的清風。但在這樣的夜晚,夜色沉靜如水,內斂到了極點,沒有半點別致的風。
頭發雪白的項信坐在火爐前面,雖說接近古稀之年,身子骨卻是硬朗到了極點。板正身子,肅然皺眉地盯著手里面捏著的信件,頹然無力的放在膝蓋上面。
挺直胸膛,虎背熊腰,全然沒有任何佝僂的特點,作為同軍神李立青般在帝**隊供職至少將近五十年的老帥,項信年輕時候的身體猛如獅虎,在當年和李立青青年的時候,便被稱為帝**方年輕一代的帝國雙壁。
時過境遷,雖說李立青已經在十幾年前那場席卷天下的大戰落幕之后,選擇回歸隴西道做個閑散的田舍翁。
但是那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李立青在帝國有著軍方第一人的名號,又是出自帝國隴西道世家李家。隴西道世家在帝國一直處于種不愿被談及,又不得不被談及的位置。
要說帝國趙家皇室信任隴西道世家,那是真真正正信任隴西道世家,可若是不相信隴西道世家,那也是真的不信任隴西道世家。帝國傳承千年,隴西道世家是開國世家,如若隴西道世家振臂一呼,想要顛覆帝國趙家的威權,那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性,尤其是隴西道世家之首的李家。
好在帝國千年,以李家為首的隴西道世家倒是對趙家皇室始終尊敬半分逾越規矩的舉止都沒有。這些年來,隴西道世家都不在有族人入朝為官,而是選擇安安逸逸的做個富家翁。
皇帝陛下倒是對此視若無睹,全然當做沒有看見,不理會隴西道世家的那些作為。皇帝陛下趙元政是有著雄才偉略的君主,自然不在意那些流言蜚語。
十幾年前,李立青功成名遂,成為帝**神,又是帝國三軍的南軍元帥,加上那場大戰的三軍總指揮,同時兼任軍部尚書的位置,無論怎樣來看,李立青的位置都算是坐上了軍方最高的存在。
即便是出現帝國三公太尉,怕都是比不上李立青這位帝**神的位置。軍部尚書名義上的帝國三軍統帥,他又掌握最強的南軍,同時手中握著帝國三軍的指揮權,風頭實在一時無兩。
皇帝雖是賢明仁厚,善于任用朝臣,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下面的臣子卻是不能如此想。因而大戰落幕,李立青三道奏疏接連送至咸陽,無以不是以年老體衰的緣由想要歸老。
皇帝理所當然的勸慰,再是幾番未果,倒是沒有強留,而是賜予爵位,讓其回到隴西道歸老。再后來出現那位風頭一時無二的北軍元帥,作為帝國最年輕的侯爺,擁有極高的修行天賦和用兵能力。
年輕侯爺云乾離世之后,終是在皇帝百般思量之下,選擇重新啟用那位有著極高威望的軍神。李立青以布衣侯爵之位,調任河北道任大總管,管理一座道州的事務,處置對于漠北王庭邊防一事,有著極高的權威。
當然同樣有著攝服現任北軍元帥陳巖的想法,同時給資歷不深,不足以證明自己的北軍元帥陳巖壓陣,以免漠北王庭瞧見北軍元帥資歷不高,做出些躍躍欲試的愚蠢動作,搗毀帝國一盤大棋。
項信枯槁似干裂的臉皮扯出寒峭的笑容,非常粗獷而沉重的嘆了口氣,把手中捏著的信件投入火爐,看著熊熊燃燒的信件,腦海里面那些字跡消息,都化作一團氣消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