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逝作為同樣嶄新崛起的人物,有著幾位兄弟軍事才能都不錯,各自身兼要職,再是加上柳如逝又軍方第二人的稱謂,因而柳家才能以軍方世家自稱。
對于張煜,柳邯和他幼年時便相識,對于張煜的身份,柳邯簡直心知肚明。同樣出自軍方世家,三十年前有位南軍元帥出自張家,才華橫溢,被譽為當世名帥。
可惜那位張家元帥最大的遺憾,便是沒能替帝國開疆擴土。本來那位張家元帥是有著目標的,盯上了當時在帝位交接出現問題的越國,沒想到還沒等到定下決策,就不幸染病,最后重病而亡。
這件事情一直被張家引為肉中刺,耿耿于懷十幾年,沒想到十幾年前,西方諸國入侵帝國,倒是讓出自隴西道世家的李立青完成這項功績。
而當年張家那位做南軍元帥的時候,李立青正是那位元帥帳前的首位先鋒將軍。李立青在某些攻擊宋國和越國的策略上面,就是沿用的當年張家那位元帥的舉措。
張家元帥去世之后,李立青接任副元帥的位置,而原來的副元帥則是擔任南軍元帥。往后又過了幾年,那位元帥請辭,李立青成為南軍元帥,又開始瞄準宋國和越國。
張煜作為那位張家元帥的后人,對于先祖的遺愿,自然深有感觸。現在瞧見嶺南道歸于帝國,又是建立如此繁華的南皋城,心里終究是有些隱隱。
讓他想不通的是,蒙頡的神情,為何和張煜如此相似。張煜感念先祖遺愿,壯志未酬是理所當然,那蒙頡又是為何?
想到這里,柳邯不由回首看了眼馬車,他記得在此之前,父親常常和蒙頡說話。雖然蒙頡不錯,可在場的五人當中,單論某些方面來看,蒙頡都不足道哉。
修行和資質應該是林亦最高,智慧和儒雅首當其沖是蘇弗,張煜出身張家,腦袋里面裝著數不清的軍事策略,而自己雖然不咋地,可作為父親親子,咸陽出名的天才,他們四人哪里比不上蒙頡?
想了想,沒有想出結果,在和父親柳如逝相熟的人物里面,好像并沒有姓蒙的存在。回憶起咸陽,更是沒有蒙姓文臣武將,蒙姓世家在關內道都沒有。
張煜扯了扯韁繩,調轉馬頭,回到原先的位置,等待著出發去南皋城。而蒙頡則又是單獨的看了會兒,在柳邯離開的時候方是離開。
林亦和蘇弗在最后面,望著前面三人離開的身影,終是能夠看見你能夠看見南皋城。從入嶺南道城池開始,蘇弗便再沒有看過道經,而是觀察著嶺南道的情況。
沉默半響,林亦擺了擺馬匹的韁繩,往蘇弗身邊挪了挪,忍不住地問道:“日夜所觀,不知道這座嶺南道,你看出什么不同尋常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