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對向羽身份有什么置喙,而是對于不了解的痛苦和懊惱。作為即將接任南軍元帥位置的柳如逝來說,不能了解或是掌控南皋城的情況,猶如打仗的時候摸瞎一般,沒有半點頭腦。
清晰的思維是柳如逝必須擁有的,時至今日,柳如逝歷任三軍副元帥的位置,一步一步走到今日,可謂花費了極其可怕的氣力。作為軍旅之人,歷來有著掌控一切的習慣,或許他們自己都不清楚有這道習慣。
兩邊的百姓很是擁戴的站在兩邊歡迎,雖然談不上多么熱烈正式,卻是在閑暇的時候有著這種熱情,可見向羽在南皋城的地位如何,威望如何。
同時看得出來,南軍在項信的帶領下,把南皋城,把嶺南道和江南道某些偏執得地方都帶上了正軌,這對他接下來擔任南軍元帥,嶺南道和江南道的督導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同時還有著無與倫比的壓力。
逼迫他不得不做出些超越前任的舉措,否則他在帝國在南軍,在嶺南道和江南道往后時間的整頓都是虛無縹緲。
不僅撈不到半點功績,很可能成為咸陽那些朝臣們攻擊的目標,無他,有了先后兩任兩座道州督導,自然在無形之中產生比較,別人眼里自然有了盯著的意義。
向羽坐在前面,走在開頭渾然不察,視線平視前方,沒有半點情緒波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項信身邊待的時間有些長,自然而然養成了這種超然物外的習慣。
百姓們的歡迎,對他而言是極好的,同時又是極其壞的。要是來日做不到讓百姓們滿意,恐怕今日的歡迎有多么強烈,來日的攻訐指責就有多么可怕。
因而在向羽眼里,都不會把百姓的稱贊當做稱贊,而是讓這些稱贊隨風而去。他只需要在心里記住,這是為帝國辦事,為了建設更加強盛的國家而做出的努力即可,這樣自然聽不見百姓的謾罵或表揚,始終保持心平氣和。
想著想著,柳如逝便是收斂眼神,靜靜的把馬車的簾子放下來,繼續端坐在馬車里面,任由前面的向羽帶領著隊伍前行。
畢竟是初次到南皋城,曾經他在南軍擔任副元帥的時候,還沒有現在的南皋城,至多算是一處小小的村莊,或者連村莊都算不上,應該是一處偏僻的荒野。
十幾年的發展,造就如今的一座城池,可以看出南軍在嶺南道的治理頗有些好處心得。這對于柳如逝快速接手項信元帥的事務,應該是極其好的一件事情。
……
林亦和蘇弗并肩同行,兩人座下的馬匹都是極其平和溫柔的那種,速度算不得多么慢,卻怎樣都談不上有好快。
不緊不慢的跟在隊伍最后面,前面正是蒙頡柳邯和張煜他們三人,他們三人看起來都有著軍旅身上的味道,歷來說話是能夠說的上的。
除了平日打趣之外,林亦蘇弗跟柳邯張煜他們的話基本上算是少到了極點。雖然林亦出身北軍,可骨子里面是不怎么愿意談及在北軍的經歷的,唯有之前和蘇弗提過一嘴之外,再沒有對任何人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