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千年前帝國建立伊始,西方諸國亡我之心不死。東方這片遼闊而富饒的土地,西齊天池不知道垂涎欲滴幾何。
若是讓他們有了機會,肯定是會不顧一切的出手,千百年來的戰爭不絕于耳,尤以十幾年前的那場大戰最是恐怖可怕。戰爭綿延至天下,沒有任何一座國家可以避免這場戰爭,雖然開戰的時間很短,卻是不能忽略戰爭帶來的慘烈結果。
西方諸國聯軍以南周為界限,以嶺南道越國為踏板,帶著兵馬打算直撲帝國的南郡屏障。所幸在先帝在位的時候便是有所預料,先帝在位時,讓柳如逝擔任南郡太守,調兵南軍駐守南郡,隨時提防西方諸國的蠢蠢欲動。
沒想到時不我待,等待先帝駕崩,當今皇帝陛下繼位初年,西方諸國開始頻頻挑釁,軍隊迅速集結在魏國邊境,同時派遣大批量的軍隊抵達南周邊境,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之時,帝國未必看不出來西方諸國的進攻意圖。
西軍抽調小部分占據無為峰天險屏障,再是把錦官城之外的防御工事加固,做到易守難攻。劍南道的道路自古以來都是奇險。劍南道又有蜀南道的別稱,蜀道難,難于上青天,自古以來都有這種傳聞。
把守各大入劍南道的蜀道,再是分兵西軍在無為峰占據著無為峰天險,加固錦官城的防御工事。大部分的西軍則是直接開赴嶺南道越國的邊境守株待兔,隨時準備痛頭迎擊西方諸國聯軍。
在這些隱晦和早有預料的部署之下,帝國面對疲憊不堪的西方諸國聯軍,第一時間發動最為猛烈的戰斗,直接把西方諸國聯軍打的潰不成軍,一個月都沒有堅持到,就不得已狼狽逃竄。
而原先和西方諸國聯軍一起出擊的嶺南道越國和江南道宋國自然而然被帝國兩軍的鐵蹄踏地。兩國在帝國的強橫攻擊之下,基本上沒有組織起有效的攻擊,就直接被帝國打到了兩座都城所在。
然后由南郡太守柳如逝帶領的南郡守軍,以抄小道的方式快速穿過嶺南道,直撲西方諸國南周之外的那幾座屏障小國。
當然這樣的前提是,柳如逝異常相信帝國肯定能夠拿下嶺南道和江南道,否則一旦失敗。柳如逝所帶領的南郡守軍將面臨腹背受敵的慘烈。
所幸帝國西軍和南軍的強橫當世無敵,在柳如逝進攻那幾座小國的時候,項信帶領的西軍直接打到了越國都城,被逼的無可奈何越國余孽亡國。
在這種情況下面,柳如逝立刻加緊攻擊,越國都城被占領,剩下沒有被收服的越國領地都無所其謂顧慮,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果不其然,項信和柳如逝基本同時間結束戰斗,一人滅掉了幾座小國,一人則是帶領西軍滅掉了南方最強的國家越國。
可以說,整個西方諸國的陣營當中,以最強的肯定是天池所在的西齊,第二戰斗力的肯定是擁有上千年傳承的魏國,而排在第三位的則是越國。
西方諸國陣營擁有著十幾座大大小小的國家,越國能夠排得上前三,實在是匪夷所思,不能小覷,仍舊是覆滅在西軍的鐵蹄下面。
基于戰爭的失敗,西方諸國對于大秦的仇恨可謂深刻到了極點,尤其是西齊天池自稱世間的主人,沒想到由西齊天池阻止的軍隊居然如此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