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帝國的守護者,在項信這位軍方元帥來說,是非常非常合適的。
雖然這次的動作當中,桃源兩位夫子有著逾越的地方,但是在項信看來,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畢竟都到了他們這種層次,對于大部分事情都有著獨特的理解和眼光認知。
桃源兩位夫子擅自做主,哪怕是他們有著信心肯定能勸服皇帝陛下,按照帝國律法來說,都是有著僭越的含義。
只是為了千秋萬代的帝國,項信不在乎所謂的對錯,因為那些都是暫時的。
他們共同的目標都是維護帝國千秋萬代的統治,讓東方這片遼闊的土地,不至于淪入千年前那般分裂割據的局面。
而且桃源那位丹夫子在南境游歷的時候,項信時常在清塵寺看見一位喝酒的老者。
與之攀談過,丹夫子對于帝國的統治不是那么在乎,但是對于桃源始祖的命令倒是很遵守。
再是加上清塵寺主持為項信解釋的那些,往后又是和丹夫子聊過幾次,自然而然有了不同尋常的理解。
至于那位岑夫子,游歷南境的時候,出現過幾次在清塵寺,不過輾轉之間就是消失。
……
仝致遠思量片刻,笑得快然自得,很是張狂的說道:“別說現在桃源有著書先生那般的后繼之人。”
“就是沒有書先生這般的存在,兩位夫子活了幾百年,在他們坐鎮的時間之內。”
“要完成所需要的改制,并不是什么難事,世間官員能夠抵擋一時,卻是沒有辦法抵擋一世。”
“總有一日,他們必然隕落在帝國的滌蕩清明之下,那時候,說不定兩位夫子仍舊坐鎮帝國。”
對于仝致遠的這些話,項信有些不滿意,但是倒是沒有什么問題,只是皺了皺眉,沒有反駁什么。
皇帝陛下明白桃源存在的意義,明白桃源兩位夫子的真心,更是明白書先生在內的幾位師兄有著何種深不可測的思維。
他們斷然不屑于帝國的權力,他們追求的乃是道,追求的是世間萬物最本質的道法。
因而皇帝陛下對于桃源極其信任,從來沒有半點懷疑,因為這是帝國世祖皇帝傳下來的。
所以皇帝陛下聽到仝致遠的話,不像項信那般有些不滿意,反而覺得理所當然。
只是作為帝國的皇帝,他有著無與倫比的雄心,桃源坐鎮帝國是好事,皇帝陛下始終信任。
但是不可以因此丟掉帝國的發展雄心,有朝一日,皇帝陛下要帝國的軍隊足以壓服西方諸國。
而不是靠著桃源坐鎮帝國,讓那些西方諸國不敢擅自打擊帝國,再是思量帝國的軍隊。
對于這樣的心思,幾百年來,帝國都沒有成功,無他,桃源有些東西,不是目的可以學來的。
桃源的修行,沒有目的,因而一日千里。
但帝國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