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逝這些話說得極其具備分量,甚至足以讓咸陽朝堂的群臣們震動。
自帝國建立開始,各處規劃好完備的邊境線,都是自然而然的陳列兵馬駐扎在邊境上。
如面臨漠北王庭的渝關,雖然渝關里面沒有太過重要的軍隊把守,卻是在渝關之后的盛樂城駐扎著帝國三軍當中的北軍。
盛樂城背靠河北道晉陽,再是面對作為渝關邊境的靠山,進可攻退可守,很是簡單。
為什么帝國的北軍不直接陳列在渝關邊境上面,那是為了給彼此雙方足夠的緩沖,不至于直接發動不必要的戰爭。
渝關矗立在河北道北方邊境有著幾百年的時間,漠北王庭首當其沖的便是渝關。
渝關里面只是擁有著兩百的軍士,他們負責監聽外面是否有著漠北王庭的鐵騎南下,是否有著大規模的軍隊動作。
當然以靠渝關這點兵力,只是負責觀察罷了,算是戰場上面的斥候。
若是外面有著軍隊前來,他們可以立即稟告后面駐扎的軍隊,早些做準備。
同時對于帝國和西方諸國的約定而言,只要不徹底觸碰到各方的軍隊,那便是代表著還有撤退可言。
其中的道理就是在于避免不必要的戰爭,戰斗畢竟是要流血犧牲的,帝國到底是不忍心看到帝**士死在戰場上。
因而方是和西方諸國和漠北王庭如此約定,而漠北王庭和西方諸國一直以來對于這條約定都是保持著遵守。
如帝國西疆的錦官城,真正的邊境線該是無為峰,而錦官城就在無為峰的后方不遠處。
駐扎錦官城的西軍同樣沒有把帝國的軍隊直接陳列在邊境線上,而是選擇派遣部分軍士留守無為峰罷了。
現在柳如逝如此決定,要把帝國的南軍在邊境線上陳兵而待,可能造成的影響實在是不可估量。
西方諸國自十幾年前戰敗之后,一直都有著卷土重來的蠢蠢欲動的野心。
可野心到底是野心,沒有付諸實踐,即便對南周屯兵調兵的舉動,都是在合理范圍之內。
現在柳如逝想著直接把南軍部分隊伍放在邊境線上,哪怕是沒有出手,西方諸國都可以認定帝國有著侵吞他們的想法。
到時候他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趁機出兵發動戰爭,對于帝國朝臣而言,可以直接把柳如逝彈劾到永世不可超生。
何況向羽知道叔父項信回到咸陽肯定是要做大事情,否則絕對不可能出任太尉。
要以太尉的權柄才能做成的事情,自然而然是能夠牽動整座帝國的事情。
要是現在柳如逝這般做法,恐怕有可能直接打斷皇帝陛下和叔父他們的安排部署。
更加有可能引起自十幾年前平息的戰爭,到時候天下又是場難以預估的磨難。
昔年,向羽以普通的帝國三軍千夫長參加過那場戰爭,雖然是李立青和項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戰爭的勝利。
可是那一月的時間里面,到底有著不知多少的軍士死在戰場上,向羽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