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帝國之內,真正能穩坐泰山不倒的,便是那位兩朝帝師,三朝元老的太常卿仝致遠。
在仝致遠出任太常卿之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太常寺權柄越發深重。
或者說在太常卿位置上的仝致遠越來越緊握權柄,他手中的權勢越來越厲害。
最開始的太常寺只是主管皇室當中的祭祀之類,等到仝致遠出任太常卿,立刻管理皇室全部事務。
后來先帝后期的時候,仝致遠直接管理著皇室子孫,儼然如同皇室當中的旁支王爺。
到當今皇帝陛下的書青,仝致遠可以自由出入勤政殿,連是某些奏疏都是先送到他的太常寺,再是給他看過之后,在給皇帝陛下看。
勤政殿的政務,在幾年前基本上都是太常卿仝致遠處理,皇帝陛下的大朝會沒在,同時是太常卿仝致遠主持朝臣上奏。
哪怕那些事情都是特殊時期的產物,卻同樣可以看出仝致遠在皇帝陛下的心中有著怎樣的地位。
三朝元老和兩朝帝師可不是簡簡單單說出來的,那是真真正正獲得皇帝陛下垂青,拿到手里面的權柄。
同時太常卿仝致遠還不用擔心朝臣們的彈劾,時至今日,歷經三朝,除開最開始的那位皇帝在位時期,仝致遠受到過彈劾。
等到了先帝繼位之后,仝致遠作為帝師,直接成為先帝的左膀右臂,位高權重。
朝臣們便是沒有彈劾過仝致遠,至于到了當今皇帝陛下執政的事情,更加不敢彈劾仝致遠。
要說朝堂當中位高權重,仝致遠當的起首位,連是帝**神李立青都不如。
至于帝國太尉項信,手中的權柄倒是深重,可是對于仝致遠而言,不過爾爾。
要說朝堂之上,誰有資格凌駕在三公之上,便是太常卿仝致遠有那樣的資格。
昔年,皇帝陛下繼位,傳聞有打算允許太常卿仝致遠開府儀同三司。
只是被仝致遠直接給拒絕了,畢竟先帝駕崩,仝致遠的兒媳臨平公主憂郁成疾而死,兒子不知所蹤。
那時候的仝致遠對于朝政沒有太過的眷戀,只是因為當年先帝駕崩的托孤,同時皇帝陛下乃是仝致遠看著成長,又是帝師。
先帝對待仝致遠又是極其好,歷經兩朝帝師,讓仝致遠沒辦法直接離開朝堂。
沒辦法想之前李立青那般乞骸骨歸老,那時候的朝堂,還需要仝致遠這般得人物坐鎮。
對于太常卿仝致遠,可以說朝野上下都是非常羨慕的,在他們看來,皇帝陛下誰都不相信,丟不可能不相信太常卿仝致遠。
兩朝帝師的分量,在這樣尊師重道的大秦帝國之內,應該是極其恐怖的力量。
皇帝陛下深諳先帝教導,自幼和仝致遠的兒子長大,又是自小時在仝致遠的教導當中。
可以說除了先帝和先皇后,還有一母同胞的姐姐臨平公主之外,仝致遠應該是皇帝陛下最親近的人。
沒有之一,別看先帝有著幾位兒子,可那些都是庶子,沒辦法和先帝嫡長子的皇帝陛下相提并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