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不可以相提并論,只能說現在的時機比較合適。
曾經李立青忍讓朝堂官員的彈劾,那些官員倒是沒有立刻收斂,反而更加劇烈的對李立青發動攻擊。
同樣這些事情在叔父項信的身上一樣出現過,項信和李立青的選擇基本相同。
他們都是出自學宮,都有著各自的思量和沉穩內斂的一面,做某些事情自然而然顯得思慮萬千。
在他們看來,完全沒有必要和朝堂上面那些官員爭執,否則勢必惹火燒身。
朝堂上面的官員歷來都是喜歡爭執喋喋不休,任何事情他們都想要插手,尤其是軍方的事情。
天然的,他們把軍方和隴西道世家看做帝國可能的威脅,連是西方諸國和漠北王庭都不在他們的眼里。
可以說朝堂官員對于帝國內部軍方和隴西道世家的嚴厲,比針對西方諸國和漠北王庭要厲害的高。
好在隴西道世家是帝國開國世家,要是沒有足夠的底蘊,朝堂官員是不敢隨意把矛頭指向安然無事的隴西道世家。
只要隴西道世家沒有出現任何問題,那朝臣們即便是恨恨咬牙切齒,都不可能對隴西道世家出手,或是彈劾他們。
即便隴西道世家出事,朝堂官員都要依靠事情的性質,來決定對隴西道世家的態度。
對于隴西道世家在隴西道世襲罔替而言,帝國之內的世家和他們相比都顯得羸弱萬分。
世襲罔替的世家,除了隴西道那群扎堆的世家之外,基本沒有別的地方存在。
這樣的因素,使得朝堂官員不可能像面對軍方那般無中生有的污蔑,更加不可能在隴西道世家身上安插謀反之類的話語。
在帝國之內,隴西道世家無疑是極其特殊的存在,沒誰趕在他們面前說些置喙的歧義。
這是帝國內部的忌諱,實在是隴西道世家泰國高深莫測,在朝堂歷來諱莫如深。
沒有特別必要的事情,他們連是談及隴西道世家都不愿意,哪怕他們真的很忌憚隴西道世家。
這些開國世家,經歷千年的歲月洗禮,每一家之內都有著一兩尊侯爵的位置,而且是永遠的世襲罔替。
至于最強的隴西道世家領袖的李家,在建國的那段時間之內,可是有著兩位異姓王。
等到李家率領隴西道世家回歸隴西道的時候,他們都是得到郡縣作為世襲罔替的根據地。
而李家無疑是獲得最多的家族,直接有著四位可以世襲罔替的侯爵之位。
有著兩位而且還是高等侯爵,堪堪能夠比較現在軍方最高的爵位一等軍侯。
要知道帝國最高的爵位便是侯爵,那是普通官員可以獲得最高的存在。
而軍方最高的是一等軍侯,朝臣當中最高的便是一品單字侯爵,如之前的云乾。
便是帝國近些年來最高的一品單字侯爵,諸如項信這類,以前都是二等軍侯。
不過隨著項信出任帝國太尉,可能過些年,項信就會成為帝國唯一在位的一等軍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