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當別人詢問起來,他更加不可能刻意隱瞞,因為先祖帶給他的榮耀,是沒必要隱瞞和掩蓋的。
他們蒙家先祖的榮耀,同樣是帝國的榮耀。
對于蒙家那位太尉,柳邯同樣有著尊敬,自然而然對蒙頡有了幾分尊重。
出于照顧的情感,而非是蒙頡折服了他,畢竟柳如逝乃是帝國南軍元帥,曾經還是軍部尚書。
雖然實權或許比不上帝國太尉,可是從級別上面來說,倒是沒有什么差別。
何況柳如逝曾經還有這滅國的功勞,加上這些,足以讓柳家傳承好幾十年。
別看別的,李立青以滅國之戰的三軍總指揮而獲封帝**神,可謂史無前例的存在。
就算是那位蒙家元帥都沒有拿到過帝**神這樣至高無上的尊稱,可見滅國之功到底有著多么可怕的底蘊。
整座帝國千年,擁有帝**神名號的存在,屈指可數,或者說一只手都可以數過來。
曾經跟隨帝國開國皇帝陛下建立帝國的隴西道李家之人,算是帝國第一代軍神。
后面兩次世系調整,世宗皇帝和世祖皇帝都封了位帝**神,再是加上李立青,整座帝國千年,僅有四位帝**神。
可見李立青的滅國之功到底有多么可怕,使得隴西道李家都能抵抗重重朝堂的壓力,讓李立青接手帝**神的尊號。
不過說起來,能拿到帝**神的尊號,最重要的還是李立青在戰后的乞骸骨。
他的退讓,讓那些朝臣沒辦法窮追猛打,否則勢必遺臭萬年,因而皇帝陛下的賜予,再是如何,那些朝臣都只能小聲嘟囔,不敢大聲喧嘩。
一旦傳出去,李立青因朝堂官員彈劾阻攔皇帝陛下賞賜,而逼得李立青乞骸骨這種話,恐怕朝堂官員都有被咸陽百姓的唾沫淹死。
畢竟李立青指導滅國之戰,功勛卓著,沒有得到功勞賞賜,反而乞骸骨歸老。
本就是流言蜚語易于傳送的時候,要是朝堂官員亂說句不該的話,怕是明日難安。
所以說,李立青戰后乞骸骨,逼不得朝堂官員全部閉嘴,哪怕是皇帝陛下給了怎樣的賞賜,都沒辦法開口。
使得李立青直接獲得帝**神的尊號,成為帝國有史以來第四位軍神,隴西道李家第二位軍神。
雖然這些直接加重的隴西道世家的威望,朝堂官員再是忌憚,都不敢張嘴彈劾李立青,阻攔皇帝陛下撤換尊號。
傳出去這樣的彈劾或阻攔,恐怕他們想要繼續在朝堂,都是難上加難。
更加恐怖的則是,當他們走出金殿,怕是都要被咸陽的百姓給攔阻,扔臭雞蛋爛菜葉當然下場。
沒辦法,李立青功勛卓著而退,聲望最高之時落于低估,百姓必然憐憫。
要是這時候和李立青作對,和皇帝陛下作對,那就是和帝國百姓作對,必死無疑的結果。
好在那些朝臣即便忌憚隴西道世家,都不得不讓李立青把帝**神的尊號帶回隴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