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重要的是門當戶對,趙家想要做的事情,唯獨李家可以攔阻,而趙家想要做的事,同樣只有李家可以幫助。
基于這樣的原因,有了桃源始祖和李家家主的協議,有了后面的押注行為。
本來帝國建立出兵,以誰為首的問題該是有所差異的,畢竟當時趙家家主實在是年輕。
而李家家主是趙家家主的舅舅,更是年長的那位,同時他們都是隴西道世家的領袖。
何況當時的那位趙家家主還是嫡次子,如若事嫡長子倒是尊貴,可作為嫡次子,如何都不能和長輩李家家主相比。
出于各種考慮,都應該是李家家主作為隴西道世家聯軍的領袖,率領軍隊東出平息亂世。
不過當時李家家主看著是趙家家主提出來,而且他們還是一家人,同時看出趙家家主雄才偉略,可為一代帝王。
于是乎,李家家主直接放棄了隴西道世家聯軍的位置,把位置讓給趙家家主。
趙家家主建立大秦帝國之后,投桃報李,給李家分封的隴西道郡縣都是非常好的位置。
同時李家當中出現了兩位異姓王,而整座隴西道世家聯合當中,僅僅有著五位異姓王。
其中李家直接占據兩位,當時若不是李家家主推辭,恐怕李家該是直接占據三位,半壁異姓王的存在。
李家家主雖然沒成異姓王,卻是帝國第一位帝國丞相,執掌帝國的朝堂。
后來當了幾年,等到帝國徹底穩定下來,這位隴西道世家的李家家主,就是乞骸骨歸老。
當時的皇帝陛下還是之前那位趙家家主,是開國皇帝,手中的權柄仍舊雄厚。
幾次三番倒是邀請,不過李家家主都沒有接受,開國皇帝不在乎丞相的權柄,但是他卻不可以不在乎。
李家家主直接貫徹了隴西道世家的涵養,算是帝國開國初期,最杰出的存在。
帝國名臣錄當中,這位李家家主直接排在第一位,即便千年過去,依舊燁燁生輝。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當今帝國的皇室位置,本該是李家的東西,不過李家家主的讓位,方是成了趙家的天下。
千年時間過去,李家沒有念及往日的輝煌,依舊孜孜不倦的在隴西道做著世家領袖。
幾百年來,帝國出現隴西道世家的官員,基本上有大部分都是來自李家。
因為帝國歷代皇帝對李家都有著寬容,他們記著昔年李家家主的讓位之功。
在朝堂上面,對李家的官員都非常信任,無一例外,李家的都坐上過高位。
而那些出自李家的官員,對于帝國皇帝都是非常尊敬,對帝國更是出奇的忠心。
即便是讓他們付出他們辛苦得來的官位,來保全皇帝陛下的顏面,他們都可以做到。
之前李立青知天命而乞骸骨,正是為了先帝和當今皇帝陛下的謀劃,而主動辭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