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合適的時候,或者擁有機會的時候對朝堂官員提個醒,讓他們別逼迫的太過分。
否則提著兵馬殺上他們的府邸,不是不可以做的事情,還是需要思量后果。
到底而言,皇帝陛下對于軍方高層的倚重都要比朝堂官員們還要沉重。
畢竟學宮培養的大部分走出來的學生,參加科舉都可以直接進入仕途,輕而易舉便可以取代朝堂上面的那些官員。
但是帝**方高層,不知道要走過多少年才是出現一位,他們必須文武全才,能夠領兵作戰。
而學宮里面走出來的學生,選擇投入軍方的路程的學生,到底還是在少數,自然而然皇帝陛下倚重非常。
千金易得,一將難求。
古往今來的道理,即便是現在學宮不斷給帝國培養能人異士,一將難求的事情還是存在,只是比幾百年前要略微輕松些。
而像是柳如逝和項信這般的軍事奇才,更是幾十年能出現一位。
項信更是頂尖的存在,近百年來如項信這般的帝國元帥,又是走上帝國最高位置的,唯有五十年那位的蒙家太尉。
可以說項信和五十年前那位蒙家太尉有著極其相似的地方,只是蒙家太尉存在的努力更加強。
項信能上位帝國元帥,離不開項信本身的能力出眾,在帝**方有著固定威望。
但是更加重要的是項信遇到了極好的時間,仁宗皇帝和玄宗皇帝兩代皇帝的可敬苦修。
對學宮學生的扶持,打破軍方將門世家的重重封鎖,自然需要提拔起來標桿性人物,很顯然選擇了項信和李立青。
而五十年前的皇帝,樂視沒有現在這般的兩位皇帝,蒙家太尉離世時的皇帝陛下,乃是玄宗皇帝。
正是玄宗皇帝見到蒙家太尉的離世,方是在漩渦里面走出來,選擇別樣的道路。
蒙家太尉能夠上位帝國太尉,真的是離不開蒙家太尉的能力,可以說那樣的時代,沒誰能夠媲美蒙家太尉。
他是當之無愧的軍方第一人,威望和各種方面的集合起來,都是無可比擬的存在。
文可安邦治民,武可提槍定國,正是這樣,讓蒙家太尉進入帝國皇帝的眼睛。
雖然最終走上那條康莊大道,但是這位蒙家太尉付出的代價仍舊慘重。
在蒙家太尉出任帝國高層的期間,為了安穩上位,基本上什么事情都沒有做錯。
凡是他做的事情,都是百密無一疏的事情,完完全全把任何事情作對,沒有留下半點把柄。
這種情況下面,即便朝堂官員想要反對蒙家太尉的上位,都是沒有任何理由。
只能看著蒙家太尉上位帝國太尉,啞口無言的看著那位百年來的寒門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