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在現在這樣的時候,御史臺的位置爭搶奪到最關鍵的時候,朝堂官員都想著百密無一疏。
內部的影響因素不說,外部的那些影響因素必須全部停下來,而他們最擔心的自然是帝**方。
現在柳如逝發出這樣的奏疏請求旨意,不管是怎樣,朝堂上面的官員都不可能做出任何反對的舉動。
反而他們希望柳如逝盡快出手,那樣就沒有辦法時刻盯著他們,那他們在這樣的時候做些出格的事情,就沒必要害怕軍方始終盯著這些東西對他們下手。
不過話說回來,帝**方能起到現在至關重要的作用,項信出任帝國太尉算是其中至關重要的條件因素。
項信出任帝國太尉,加上項信在帝國在皇帝陛下心中的地位,再是想著項信剛剛離開帝**方,不可能做到視若無睹。
現在對帝**方高層出手,那就是擺明著要對項信出手,不說別的,就是項信都不可能容忍。
何況帝**方雖然分裂在帝國三方,三座道州之內分別部署,可是他們內部的人心還是比較齊全,哪怕是如韋應伍出身劍南道世家。
如北軍元帥陳巖出身關內道的朝堂世家,在面對軍方問題的時候,他們的態度可謂是出奇一致。
這是可以預料的事情,畢竟軍方的利益是共同的,要是他們手里面的東西給搶走,那絕對不是簡簡單單的單獨一人。
現在柳如逝想要邀請大堰劍閣持劍伯來嶺南道南皋城商量未來嶺南道的發展問題。
朝堂官員們雖然有些疑惑,可是關鍵當然時候他們不能時刻盯著帝**方,現在柳如逝主動想要做些事情,那他們自然樂見其成。
畢竟柳如逝做起事來,自然就沒辦法照顧到他們朝堂官員們做事情,某些出格的事情就不用被帝**方給揪著不放。
雖然說帝國朝堂的官員們時刻都想著彈劾軍方高層,但是這不代表著朝堂官員們的屁股就干凈,有時候他們做出來的事情,被帝**方高層給抓住,造成的影響更加慘烈。
現在爭權奪利的時候,御史臺誰都不可能放棄,還要防止外面帝**方高層的盯梢,他們自然愿意安撫那些帝**方高層。
所以不管如何,這段時間柳如逝上書的奏疏,都是肯定會被批準的,連是某些軍費,軍部都可以直接找國庫里面。
柳如逝做好準備,當林亦他們知道要去江南道清塵寺拜見清塵寺主持大師,并且巡視帝國江南道的時候。
就可以預見他們五人肯定是要跟著去的,果不其然,當他們下了高山之后,向羽副元帥就派人來通知他們,跟著柳元帥到江南道去巡視邊境。
其實劍南道兩面環海,再是有著兩面靠著帝國的嶺南道和山南道,根本不存在什么邊境,他們知道巡視是假。
真實的目的不過是想要去漸漸清塵寺的主持大師,再是商量大堰劍閣持劍伯來嶺南道南皋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