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古時代開始,西方諸國就是傳承著宗主國的禮儀思想,以及那些潛藏的規則。
只是隨著西方諸國的格局形成,以及西齊和魏國等先后走上霸主級別的地位。
再是到后面周朝建立,最后變成龐然大物般的宗主國,連續征服西方諸國當中的大部分小國,形成遠比魏國和西齊還要強盛的國家或者說朝代。
畢竟西方諸國當中出現的朝代還是很多,只有那些有宗主國實力的國家才會被冠以朝代。
周朝能被稱呼為周朝,而不是同魏國他們給稱為周國,正是因為周朝的勢力太過龐大,又是有著十幾位下屬的諸侯國,體量來說都是西方諸國當中恐怖的存在。
連是魏國和西齊都曾經短暫的在周朝的鐵蹄下面俯首稱臣,不過魏國和西齊畢竟不同,乃是西方諸國當中北邊的國家。
周朝基本上統一了西方諸國的南邊國家,差點就想著要把手腳伸到東方來。
魏國和西齊都曾經先后臣服在周朝的鐵蹄下面,只是有些不同的是,魏國和西齊的強盛是別的小國沒辦法比擬的。
周朝沒辦法徹底征服魏國和西齊,只是讓他們在名義上面共尊周朝為西方諸國的領袖。
這也是周朝為什么能成為周朝的緣故,能夠統治一個時代,且做到大統一的國家就可以在西方諸國當中稱作朝代。
周朝雖然沒有真實意義上成為一座大統一的朝代,但是明面上那些國家包括魏國和西齊都是臣服在周朝的統治之下,他們都是共同的尊稱周朝為宗主國。
在歷史意義上面來說,把周國稱作周朝倒是合乎情理,只是后來周朝建立的快,同樣分崩離析的速度一樣快,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在短短幾十年,周朝就被國內的那些世家搞得分崩離析,成為了好幾座國家。
沒辦法,周朝建立的速度如此快,正是對于那些世家的依賴足夠強,世家把持著周朝部分軍隊,聯合作戰方是能橫掃西方諸國。
隨著周朝的不斷壯大,世間的野心開始迅速膨脹,就是想要自立門戶,只是他們若是自立門戶,那面臨周朝的就是力量衰減。
作為周朝最強的皇室自然不愿意看見這樣的局面,就是極力的鎮壓世家的膨脹和自立門戶的想法,同時不遺余力的拉攏。
要知道臣服在周朝鐵蹄之下的諸侯國就是有著十幾位,要是世家獨立成諸侯國,那周朝皇室還如何坐得穩宗主國的地位。
畢竟周朝是根據世家建立起來的,那些世家本身和諸侯國有著差別,又是有著相同的地位。
在周朝內部那些世家有著諸侯般的特權,做事情基本上等同于那些諸侯國。
可是在外部看來,世家就是周朝的聯合的一部分,和那些臣服的諸侯國有著本質不同。
因為諸侯國懼怕的是由世家和周朝皇室建立起來的龐大的周朝,而不是沒了世家力量的周朝。
要說離開那些建立周朝的世家,想來周朝皇室的力量應該可以和魏國和西齊那般強大,依舊是霸主級別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