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齊天池坐落在西齊國國都之外的高山上,若是西齊國混亂,勢必牽扯西齊天池的道觀,影響到掣肘到西齊天池的全盤部署。
因而首先排除的便是西齊國,主場擾亂的局面,以后西齊國想要遏制住穩定太過困難,而發生在別家,自然不用在意穩定與否。
第二個選擇則是魏國,可是魏國有著西方諸國讀書人都崇敬的魏都書館,魏都書館受到恩惠者不計其數,屬于隱秘的極其可怕的潛藏勢力。
再是加上魏國還有著三位明確支持魏國的三顧廬的天命境界的強者,西齊天池面對這種有著暗處的勢力,又有著明面的勢力的魏國。
選擇了放棄魏國,沒辦法,魏國在修行界的影響力可見一斑,要是他們出手,或許落得兩敗俱傷。
而且魏國的地理位置有些偏僻,即便是發生混亂都很難波及到整座西方諸國。
綜合來看,還是周朝這樣的大統一朝代最是合適,周朝內部有著蠢蠢欲動的世家門閥。
再是加上他們只是名義上的宗主國,并非徹底征服整座西方諸國,有著間隙和仇恨存在,就有著席卷西方諸國的能力。
同時周朝內部雖然有著皇帝掌控的修行者勢力,但是他們的修行者勢力遠遠沒有魏都書館和三顧廬強大。
西齊天池猶豫許久之后,終于還是選擇周朝,引動周朝的世家門閥發動兵變。
他們西齊天池出手對付那些被周朝皇帝掌控的修行者勢力,西齊天池雖然隱秘,可是被稱為西方諸國第一修行者勢力半點都不假。
在西齊天池的攻擊下,被周朝皇帝掌控的修行者勢力很快就被清理干凈。
西齊天池旁觀者清,坐山觀虎斗的看著西方諸國徹底混亂起來,在西齊國皇室準備對西方諸國發動戰爭的時候。
西齊天池早就對西齊國朝堂有著滲透,到現在為止終于是開始潛移默化的改變西齊國的政局。
同時引動西方諸國徹底的戰爭,使得西方諸國在戰爭當中的國力逐漸衰敗下來。
不過說起來,魏國倒是非常有能力和見識,魏國沒有選擇朝著周朝的領地開始發動攻擊。
而是選擇朝著東方分裂割據的勢力出發,想要發展大部分的領地,對于這點,當時的魏國皇帝還是有著真知灼見。
只是沒想到西齊天池趁著魏國空虛的時候,引導某些國家聯合對魏國下手,迫使魏國放棄對東方土地的侵略。
當時的東方分裂割據勢力正是發生著改變,隴西道世家正是組織著軍隊想要統一東方。
面對著魏國的軍隊,劍南道世家則是排在前面的沖擊抵擋,內部統一,外部則是作戰。
隴西道世家的率領之下,用極其迅速的手段把東方統一,建立起現在的大秦帝國。
而帝國建立,魏國兩面受敵,不得已退出東方這片土地,轉回西方安穩魏國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