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江南道還是非常忙碌的,實在是沒有辦法,按照往常的時年,應該是沒有別的事情發生的,只需要安心準備秋收的完畢,再是等到過年的禮節祭拜即可。
沒辦法,這些都是江南道的傳統,自很久以前就是流傳下來的東西,帝國統治江南道開始,便沒有廢除那些來自宋國延續下來的傳統。
只是把那些由百姓自發的禮節祭拜等等,都是統一收回到江南道官署里面來,嚴禁百姓們私自做禮節和祭拜,但是江南道官署會選擇在每年特定的時節做那些禮節和祭拜,而江南道的百姓可是選擇在這天出來和江南道官署一起做禮節祭拜等等。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對于那些江南道百姓沒有半分損傷,而且他們可以省去禮節祭拜等等的準備時間和浪費掉的金錢,自然而然樂見其事。
因而在江南道的百姓眼里,這倒是帝國皇帝陛下對于他們得仁慈和保護,所以正是這些潛移默化的措施,使得江南道百姓對于帝國的擁戴漸漸加強。
當然對于皇帝陛下對于帝國而言,讓江南道官署出面主持這些禮節和祭拜,可以極大的消減那些潛在的隱患,以免某些心懷不軌的亂賊趁著百姓們齊出的時間作亂。
同時這種整齊的禮節祭拜等等活動,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流動,以免造成不合時宜的天氣變化,影響江南道稻谷的豐收。
對于帝國而言,江南道百姓擺在第一位,江南道物阜民豐的稻谷收成自然而然則是擺在第二位,其他得任何東西都是要給這兩樣東西讓步。
在帝國朝堂的官員們看來,禮節祭拜這種東西實在是有些不適合,可是直接廢除是否會導致江南道的百姓們反抗。
因而他們選擇讓江南道官署來主持操辦這樣的事情,用最短的時間和消耗來辦成這件事情,既是減免了百姓們的負擔,同時還讓百姓們把時間留出來用于勞作。
簡直一舉多得的事情,當然這些內幕消息自然不可能說出來,但是按照帝國朝堂官員們的合計,果不其然在江南道實施之后,百姓們擁戴的前提下,那些稻谷的收成的浪費都是比以前減少很多。
當然這件事情的出現,由百姓手里面交給江南道官署,自然而然麻煩的就是江南道官署,可是操辦十幾年來,還真是沒有出現任何事情。
沒辦法,上面坐鎮嶺南道和江南道的乃是帝國南軍元帥項信,項信作為帝**方最高的存在,對待任何事情都是嚴絲合縫。
而且當年這件轉交的提議還是在項信的支持下面通過的,自然而然就非常受到項信的重視,要是別的大總管還好,可是項信是帝國南軍元帥,對于地方官員有著難以想象的震懾作用。
要知道帝國南軍鎮壓帝國嶺南道和江南道,軍方就是在兩座道州里面最高的存在,他們南軍不是駐軍,而是鎮壓坐鎮。
自然而然有著不同凡響的意味,江南道官署里面的官員自然非常重視,萬萬不敢隨意搪塞,即便是把禮節祭拜等等都是削減到了最精兵簡政的情況下,只是留下那些非常核心的東西。
對于江南道官署的官員而言,都是非常麻煩的工作,好在有著帝國南軍坐鎮的嶺南道和江南道,不會出現任何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