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冽的山泉水下肚,軍士自然而然滿是幸福的離開清塵寺,只是回頭看著下方那有些讓人頭皮麻煩的山門階梯,苦笑著發出一聲長嘆迅速走下去。
年輕僧人看著那位居士離開的背影,剛剛那些居士的情緒變化他自然心領神會,笑了笑,沒有說些什么話,只是回頭朝著清塵寺內部走去。
對于清塵寺內部的僧人而言,山門階梯雖然是世間比較難的事情,可是他們需要日日夜夜的修行,那山門階梯自然就是最淺淡的那關,倒是算不上特別困難和麻煩。
走著寺廟內部,一條略顯的稍微長的長廊矗立而來,年輕僧人端端正正走在長廊中間,眼神沒有半分異動,只是盯著前方自己要走的道路,沒有左顧右盼。
當然清塵寺這條直通內部的長廊兩邊沒有任何奇妙的裝飾,都是最普普通通的東西,看起來甚至有些略微顯得簡陋。
清塵寺的僧人對于自己的內心看的非常清楚,明白前路才是他們需要的東西,才是他們眼神應該著眼得地方,而不是兩邊那種略顯簡陋的裝飾。
千年的清塵寺,仍舊有著現在的這般模樣,倒還算是不錯的構造,沒有因為時間的推移而變得不像清塵寺,更沒有因為時間的推移而變得破破爛爛。
越是里面走著,越能看見某些東西,有些地方存在幾位僧人正在打坐念經,有的則是細心的休息看著手里面的書籍,有的則是在掃地,各司其職,沒有明確的劃分和紊亂的場面。
年輕僧人倒不是司空見慣這些景象,只是覺得他們有意思,好似組合在一起成了副美麗的風景,讓人忍不住觀看。
但是清塵寺內部的詔令,或者說主持大師傳下來遵循自己的內心,莫要留念任何不該屬于自己的東西,看起來有些拘束內心。
其實這些話只是主持大師講訴的道理和經書里面的內容,至于是否要做,是否該做,還是需要看清塵寺這些僧人自己的內心。
若是當他們發現自己內心的執著早已消失,對于某些東西完全不在留念,對于清塵寺內部的東西無半分青睞,那便是代表著他們有著超然物外的資格。
可是這種東西又是有著兩面性,有時候這是超然物外的可能性,有時候則是留念世間,而不想繼續沉寂在清塵寺的**。
有時候有些東西得到克制并不是好事情,對于清塵寺,來倒是有著困難,可是沒有任何拘束的條件,去或者離開更加自由,只需要向主持大師說明即可。
不過到現在為止,佛渡有緣人,清塵寺千年來還是有著僧人半途而廢離開清塵寺,只是這種數量比例還是占據著少數。
終于走到清塵寺那條長廊的盡頭,門檻盤膝坐著中年僧人,其實算不得中年僧人,因為發須什么的都是帶著淡淡的白色,只是面色看起來紅潤,如同中年男子般氣血旺盛。
年輕僧人走到中年僧人面前,很是鞠躬作揖行禮,再是把手里面的東西給遞上去,由面前的中年僧人轉交給清塵寺主持大師。
中年僧人抬眼,看著面前的年輕僧人,很是慈祥的問道:“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