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面坐在馬背上面領頭走在隊伍的前面的就是帝國新任南軍元帥柳如逝,和南軍副元帥向羽,在江南道不同于嶺南道的情況,這里風調雨順,不存在越國余孽刺殺的可能性。
當然其實前些年這種情況是存在的,畢竟越國余孽單純的個體想要跟著帝國南軍的隊伍刺殺項信,還是比較簡單的事情。
只是隨著接連的在江南道刺殺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讓清塵寺的那些僧人們發現,畢竟清塵寺和帝國的關系微妙,處于曖昧階段,可是清塵寺主持和前任南軍元帥項信有著極好的關系。
同時清塵寺主持不想因為別的事情影響到帝國和江南道之間的關系,畢竟旁邊嶺南道的某些越國余孽的挑釁已然完全搞得嶺南道沒辦法發展,百姓的生活雖然算不得苦楚,可是絕對不好過。
所以清塵寺主持讓清塵寺的僧人曾經掃蕩過那些出現在江南道的越國余孽,并且清塵寺主持大師曾經親自到達嶺南道大堰劍閣,沒有別的意思,目的很明確的告訴大堰劍閣不要再讓越國余孽們繼續到江南道,否則示若與敵。
當時大堰劍閣持劍伯思量良久,最終沒有給出任何回答,可是隨后越國余孽出現在江南道的可能性基本沒有,而且后面也基本上沒有發現過在江南道的越國余孽。
至于前面幾次針對項信的刺殺,都是項信在離開江南道,將要到達嶺南道過境的途中發生刺殺事件,很明顯是在邊境位置等待著。
可以看出來當時確實受到了大堰劍閣持劍伯的震懾,讓越國余孽們不敢再繼續到江南道去行動,萬不可招惹清塵寺。
導致現在柳如逝出現在江南道,都是沒有遇到所謂的刺殺,對于這點柳如逝還是比較好奇的,旁邊的向羽對他解釋過,是因為以前項信太尉的緣故。
不過說來確實奇怪,之前柳如逝出任帝國南軍元帥的時候,整座帝國都知道的時候,嶺南道那些越國余孽因為項信即將離開嶺南道,而頻繁的挑釁帝國南軍。
當時因為柳如逝還沒到任,向羽采取的乃是短時間鎮壓,而沒有趕盡殺絕,可以說直接允許那些越國余孽逃竄。
現在柳如逝出行巡查江南道,那些越國余孽不可能沒有聽到消息,可是他們一路走來,就是沒有看到半個越國余孽出現刺殺,還真是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不過這些事情想想就行了,沒有出現刺客乃是好事情,若是真的出現大規模刺客,說不定他們還真的不好解決,畢竟這次巡查江南道,他們沒有帶上太多的軍士。
巡查江南道,而且江南道之內有著帝國南軍坐鎮,萬一因為柳如逝出行巡查江南道的規模而引起那些江南道百姓的猜測,從而內心出現不必要的猜想,倒是再是流傳些謠言出來,實在是有些得不償失。
所以在帝國精兵簡政的情況下,柳如逝主張還是少帶些隨行的,盡量簡單的快速到江南道去巡查,到時候再是拜訪清塵寺。
向羽自然知道柳如逝的著急點在哪里,本來就是他們共同安排的事情,要是做好了,自然有他這位南軍副元帥的功勞,要是做不好,責任肯定也有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