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荊棘忙完農活,也帶著小妹出了家門。
他們來到了南山村頭的茶館。
王婆自從死了男人,獨自生活,不但操持起了村里姻媒嫁娶的活計,還開了間茶館。
平日里,除了替人說媒走親,就是呆在茶館嗑瓜子,找人嘮家常。
“這不是李二郎和小茹嘛。”
望見兄妹兩人,王婆眼前一亮,殷切的招了招手。
“怎么樣,我前些日子替你家小妹和鄭屠戶說的親,可有定論了?”
王婆沏了兩碗粗茶,遞上來,開門見山的問道。
“我還小,不想嫁人。”
李茹悶悶道。
可能是從小受到爹的開明教育,她對于王婆這種動不動就說人閑話的長舌婦很不喜歡。
“唉,小姑娘,你還年輕,不懂,婚姻大事哪能由得了你來做主?”
“這古往今來靠的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王婆口里吐出瓜子殼,帶著些許唾沫,苦口婆心道。
“王婆,這也是我們一家的決定。”
李荊棘正色道:“婚姻之事,說到底還是要小妹愿意才行,既然她還不想嫁人,李家自然不會強迫,雖說家里不富裕,但養小妹幾年不出閣還是沒問題的。”
李荊棘見王婆毫不在意妹妹的感受,同樣也話語帶刺。
“什么?陳夫人也同意了?”
王婆微愕,似乎沒想到這樁眼看就要促成的婚事,居然變卦了。
“不錯,母親已和我們商量,這次是專程托我帶小妹來與您說這事的。”
李荊棘點了點頭,肯定道。
“這......這怎么行呢,不都說好了嗎!”
王婆一下變了臉色,她可都收了鄭屠戶的禮的,足足四兩碎銀子,還捎帶了兩邊豬頭肉。
肉都燉了吃了,要是這門親事成不了,鄭屠戶還不得找自己討要呀。
“李二郎呀,你們年紀還太小,不懂早些出嫁的好處。”
“這樣,你讓我登門,我去和陳夫人親自說說。”
她做媒也有十余年了,自信只要上門,憑借這一口伶牙俐齒,必能說動陳清淺改變主意。
李荊棘有些不悅,這件事情說到底也是八字沒一撇。
既沒訂婚,又沒下聘,按理說稍稍交代一番,就能推掉,可王婆的表現,似乎有些不屈不撓了。
“不用了,這事情就這么定了。”
如果是李策之,還會再和王婆聊聊,至少做的得體些,可李荊棘就沒性子和她繼續糾纏了。
拋下這句話,他帶著妹妹頭也不回的離開茶館。
“李二郎,李二郎,你站住!”
王婆站起來連叫了好幾聲,李荊棘也沒回頭,這讓王婆氣的不輕:“這渾小子,真沒點禮儀教養。”
但說歸說,事情還得解決。
李家來退媒了,態度斬釘截鐵,這樁姻緣怕是難成了,可鄭屠戶還眼巴巴的等著呢,王婆還得想法子和他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