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荊棘也不在意,將侄兒放下,淡淡道:“入朝為官也能習武呀,當個會絕世武功的權臣,若有政見不合者,殿前互毆也不會吃虧。”
“讀書人怎會如你這般野蠻,真把廟堂議政當成了潑皮當街互毆不成?”
李茹把小瑜拉到自己身旁,揶揄道:“小瑜以后要做仁者,才不會結下眾多仇家呢。”
仁者。
李荊棘眉頭微挑,對此不屑一顧:“你還真相信爹說的仁者無敵?”
“難道說的不對?”
“自然不對,無敵者才無敵!只有你自身強大,才有選擇做仁者,還是做梟雄的余地。”
“單單靠仁義,真有人要害你,還是趁早跪地求饒來的實在。”
兄妹兩人在回廊處拌嘴,誰也說服不了誰。
陳清淺坐在欄上,眉間仍透著憂慮。
兒子劍術有成,這是好事,可她還是忍不住替孩子擔憂。
因為他離踏入江湖又近了一步。
最關鍵的是,李荊棘只是葉公好龍,他所向往的江湖,并不存在。
他所有對于江湖的了解和認知,都源于他爹在他幼年所講述的話本小說,這其中所描述的,不過是偌大江湖經過美化后的一鱗半爪。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他所向往的俠客生活,是相當畸形的閹割化產物。
實力未必是當世一流,但必然是處在相當不錯的層次。
不管敵人多么強大,也不會落敗,即便一時落敗,也不會丟掉性命。
身家未必富裕,但任何時候都能喝得起美酒,能與友人對飲。
若是一朝落難,往往也能很快因禍得福。
這些經過編纂演繹出來的故事,像極了童話,而非真正的江湖。
人被殺就會死。
江湖間的生死搏殺屢見不鮮,沒有誰是故事的男主角,自然也不會如故事般輕松好運。
真正的江湖并不單單只有快意恩仇,還有血腥與暴力。
這個地方,是朝堂約束不到,律法無法監管的地方。
待李荊棘真正踏入江湖后,只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便是發現江湖遠比他所臆想的殘酷,從此放棄游俠夢。
第二種,則是在爾虞我詐,腥風血雨的江湖中迅速成長,吃盡苦楚后仍不放棄。
要么被人殺死,成為江湖某個陰暗角落的無名死尸,要么殺出一條血路,踩著一個個尸體爬上去。
以她對兒子的了解,李荊棘必然是第二種情況。
而且不管他是客死江湖,還是吃盡萬般苦楚,她都不愿看到,只希望兒子能過些太平日子就好,不一定非得有多大成就
“罷了,罷了。”
她忽然想到當家的還在看著,既然都是他的安排,自己也不多擔憂了,權聽他的吧。
“荊棘,你今日劍法初成,算是喜事。”
“待會讓茹兒把地窖里藏了十四年的桂花雕取出來,一家人陪你喝點,慶祝一番。”
她從小就不希望李荊棘習武,爭強斗狠,對這些事情往往沒好臉色。
在這方面夸他,這是第一次松口。
李荊棘一愣,感受到娘親對自己習武的態度有了變化,鼻頭微酸。
盡管以他的性子,只要他想做的事情,天下人都反對他依然要做。
可母親愿意支持,哪怕只是口頭認可一句,對李荊棘來說,也是莫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