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我知道了,真啰嗦。”
李荊棘原本還能耐著性子往下聽,可見大哥的絮叨漸有長篇大論的趨勢,不由嘟囔起來。
“為你好懂不懂,臭荊棘,一點都不記好。”
李茹在一旁替大哥鳴不平,很是懟了二哥兩句。
“好了,既然你也聽厭了,我便不說了。”
李策之見他也聽不進去,便住了嘴:“走吧,我和三妹送送你。”
李策之默默從房里拿出一個準備好的行囊,遞給他,準備一起送他出門。
三人躡手躡腳,盡量控制不發出聲音,免得驚醒娘親,到時候又激起許多拖泥帶水的離別情愫,徒惹傷悲。
“哐!”
緩緩關上宅邸中門,李策之等人,離開了家。
他們不知道的是,陳清淺并沒有休憩。
她站在墻頭側畔,早已悄悄的瞧見了這幾個孩子的舉動。
陳清淺眼中噙著些許水霧,見這幾個孩子離家送行,心中滿是不舍,但終歸,沒有出來阻止。
“兒大不由娘啊,是該讓他出去闖闖了。”
“都怪這當家的,如果不是他托夢鼓勵,荊棘也不會下定決心離家,若是他在江湖里有個三長兩短.....”
她喃喃著,自己走到祠堂,對著李朝歌的牌位,又是好一通數落,抱怨。
......
......
離陽府,街頭,夜景極好。
今日中秋佳節,街上人頭攢動,全城燈火通明。
兄妹三人穿過擁擠的人潮,最終走到離陽府的城門口,才停下腳步。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李策之停下腳步,臉上罕見的認真和鄭重:“二弟,大哥和三妹便送你到這里了,日后江湖的路都得由你自己來闖。”
“恩。”
李荊棘接過行囊,挎在背后,雖說嘴上沒表露,心中已對即將到來的江湖生活充滿了期待和遐想。
“這是通關文牒和路引,你收好。”
李策之從懷中遞出幾分文書,交給二弟,可李荊棘倒表現的很平淡,只是隨手接下。
俠以武犯禁,事實上,當他決定要在江湖中快意恩仇后,就從未將所謂的大離律法視作鐵律禁條。
無路引將被當做流民這種事情,也只是對那些想要安穩過日子的平頭百姓好使,像李荊棘這樣的江湖客,哪里會在意。
若不是家人不準他離開,非得等路引下來,他早就走了,也不會等到今天才上路。
“荊棘,大哥在這里祝你一路坦途,早日神功大成,名震武林。”
李策之雖對江湖恩仇不感興趣,但既然二弟這么執著,他這個做大哥的,也不會對二弟追求的東西一味的抨擊和貶低。
既然改變不了,離別之際,他還是更愿送上祝福和鼓勵。
說著,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從懷中,又掏出五十兩銀票,遞了出來:“闖江湖也需柴米油鹽,吃穿用度可不能短了,你每日練武,打熬筋骨也需吃些好的。”
“才這么點?”
李荊棘心中暗暗感動,但嘴上卻是另一套說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