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張兄切莫要坑害我,否則,別怪李某翻臉不認人。”
李荊棘很認真的告誡道。
“你這雛鳥,真沒禮貌,老子怎么會是坑害朋友的人呢!”
張三忍略有些不悅,很不愿意有人質疑他人品。
“只是隨口一說,張兄勿怪。”
李荊棘見狀,笑道。
白虎幫里那些所謂的豪情聚義,情深似海,倒也讓他見識到了在有些人口中所謂的兄弟情義,比狗屁還不如,自然是會有些提防的。
......
......
很快,兩人一同走出了酒肆。
酒肆之外,竟是圍滿了鎮民。
有感恩李荊棘俠義的百姓,得知他要離開,親自備了兩匹好馬,前來送行。
小鎮兩頭,圍滿了前來送行的百姓,夾道歡迎。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十三年喏,禍害坳云鎮整整十三年的白虎幫,便這樣被一位江湖少俠,在一夕之間弄得分崩離析。
坳云鎮所有商戶都在喝彩。
甚至有許多青樓歌姬,在得知了李荊棘的壯舉后,都有些春心萌動,攤開了綺窗,以紅席微招。
對李少俠這樣的江湖客示意,并祝他一路坦途。
甚至有些大膽的青樓女子,高聲喊著讓李荊棘進來一敘,不收錢財,還給他包一個大大的紅包。
全鎮百姓,笑臉相迎,感謝之聲絡繹不絕,在小鎮之上不斷盤旋。
“多謝諸位。”
李荊騎在馬上,瞧著此情此景,心頭有些搖曳,豪氣頓生。
他忽然想到,爹曾說的故事中,有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興許,那些俠之大者圖的便是這些夾道歡迎的百姓安康幸福吧。
這一日,李荊棘離開坳云鎮,帶著結識不久的老江湖張三忍,一同向北而行。
吳幽倚在酒肆墻頭,望著李荊棘駕馬而去的背影,有些悵然。
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ps:白虎幫劇情結束了,李荊棘這條線暫時告一段落,接下來視角回歸離陽府。
事實上寫這一段也遇上了一些問題,最初關于挑撥白虎幫作者君采取的是平鋪直敘的方式,一股腦把計劃丟出來。
但寫完一看,觀感上有點低幼了,連自己都說服不了......所以后來用了個笨辦法,埋線,隱去一部分信息,暫時不描寫布局過程,等劇情到了,讀者之前看過伏筆自然就明白了。
這種寫法雖然笨,但還算管用,雖然看起來過程也算不得什么斗智斗勇,但顯得沒那么......出戲。
關于李荊棘還想多說兩句,有讀者覺得他頭鐵,沖動,但作為一個沒挨過江湖毒打的年輕人,這本來就是他該有的模樣呀。
之后隨著劇情發展,李荊棘在江湖里摸爬打滾,必然是要成長的,會逐漸從一個青澀中二少年,成長到真正的江湖俠客。
有些東西會變,可有些東西永遠也不會變。
我希望他在挨過江湖毒打之后,做事能更加縝密,考慮周全,但依然能堅守本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知世故而不世故,那句話怎么說來著......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唔........李荊棘的成熟體大概不是很名門正派的那種君子。
他也會鋤強扶弱,也會拔刀相助,但更多.....還是我行我路,何懼他人側目,世人毀譽,與我何干,這種隨自己本心行事的性格。
所以小荊棘,要加油呀。
多和張三忍這個老江湖學點經驗,早點成長起來呀。
(發現寫了蠻多的,我果然是個話癆,考慮開單章還是影響讀者體驗,所以貼在章尾了。)
最后,求推薦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