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隴川府李家。
經過幾天的適應,李家六口人,已經習慣了此處。
陳清淺在家族中,備受尊崇。
明字輩和肅字輩的族人們,見到都要行禮,恭恭敬敬的喊一聲老太君。
這份禮待,一方面是來自剛繼任家主的李策之,一方面,則是來自當初李朝歌在家族中建立起來的威信。
雖說家族禮待,但陳清淺也沒想過多插手家族的事情,一切都讓兒子們去做。
自己,每日呆在家中,陪李朝歌說說話,偶爾炒兩個菜做家宴,也時常織衣裳,給兒女們穿。
李長空和李長青雖是老人,但心細如發,怕老太君孤單,時常讓一些肅字輩的小孩過來陪陳清淺聊天說話,打發時間。
周萍這邊,倒是越發輕松了。
李策之考上秀才,搬到離陽府后,她就只顧著帶兒子,都不需要干農活了。
眼下,到了隴川府,連兒子都有許多族人上心看管,她反倒清閑了些。
院里,李瑜正在放風箏。
幾個明字輩的大人帶著各房的小孩,都在陪這位小祖宗玩耍。
長房家主的嫡子,在家族中,自是遭到無微不至的關懷。
李茹已在大哥授意下,接管了隴川府李家的產業賬目。
細查一番后,憑借經商天賦制定了新的調整,嘗試讓生意做得紅火些。
但這些,一時半會兒是難見成效的。
李策之接管家主之位第三天,李長青以卸下了所有的重擔。
家族調度權力,盡數交給了他。
雖然年輕,但李策之性子沉穩,聰慧,處理家族事務也是有條不紊,沒出過差錯。
偶爾遇上些拿不定主意的難題,便會去跟李長空和李長青,兩位家族宿老請教。
至于李荊棘,沒出元宵節之前,他被母親嚴令不準離開家門。
縱然心中想快些再入江湖,找張三忍喝酒,找海沙幫少主閑聊,也只能等著元宵過后再考慮。
在李朝歌的授意之下,他尋到李長空,準備將自己從《甲子習劍錄》悟出的劍道體悟,抄錄出來,也算是給家族留下一些武道心得。
“劍之一道,最重的便是劍道真意......”
他將抄錄下來的武道心得,交給了李長空。
“三叔祖的孩子,果然個個都是天縱奇才。”
李長空手捧著劍法心得,喃喃嘆道。
李策之中的解元,文名鵲起。
而李荊棘,竟也在武道方面,有著如此造詣。
七品巔峰,這是李長空都沒能達到的程度。
他這個天罡司小旗,是數十年資歷苦熬出來的。
論武道修為,在天罡司根本排不上號,也就堪堪邁入七品境的模樣。
和李荊棘比起來,真是一把年紀,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明淵,以后得好好和叔祖學習。”
他想著,不由轉頭,對自家兒子一頓訓斥。
李明淵三十三歲,八品修為,以后也有機會再度精進,超過李長空,有六品武者的潛質。
這般潛力,在李家明字輩,已算是年少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