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食潑灑在水面上,引得萬鯉爭食。
原本平靜的湖面,頓時掀起朵朵浪花。
他身側,站著神武衛的司主。
“稟陛下,那李策之,隨明王世子,到了明王府邸。
可明州王李泰,并未見他,直接將他趕走了。”
聽到司主所言,曹辛的臉上,挑起一抹淡淡的笑容:“這李老太爺,倒是懂得狡兔三窟,還愿意給朕留幾個可用之才。
罷了,他讓李天都參加科考,不就是為了太子少傅的位置,好時時親近太子么?
朕此番,便遂了他的心思吧。”
曹辛將魚食悉數潑灑出去,緩緩道。
半晌,曹辛才偏著腦袋,望向這位神武衛司主:“神使明年還來的成嗎?”
“怕是來不了了。”
神武衛司主宋玄機認真稟報:“十萬大山深處的妖族,已開始暴動。”
“神使們,鎮壓暴亂妖族,已是疲于奔命。
應當不會如期而至了。”
聽到此話,曹辛沉默了一會兒,才開口道:“山雨欲來啊,這人間,怕是要變天了。
不過這樣也好,亂中求生,火中取粟。
妖族暴亂,倒是能給朕更多的準備時間,也好有足夠的工夫......給那些神使大人準備驚喜。”
客棧里。
李策之手里握著卷宗,坐在床上,有些惘然。
他還是對李天都一前一后的態度變化感到不解。
明明先前還一副求賢若渴的模樣,怎么轉眼便是翻臉不認人了?
李策之雖不敢顧盼自雄,但也不會過于妄自菲薄。
他的潛質和分量,雖不至于讓柱國世家費力拉攏,但怎么著,也不會被人直接趕出去吧。
“罷了,先看看卷宗吧。”
李策之對父親的前塵往事,還是頗感興趣的。
“爹,原來您在柱國世家,曾有這么高的地位?
爹還真是高風亮節啊,居然為了隴川府這些族人,不惜離開柱國世家!”
卷宗里關于李朝歌的記敘并不多,除了一些立功的事情,便是關于李朝歌最終離開柱國世家的緣由。
“我......原來如此高風亮節的嗎?”
李朝歌也一臉懵逼,他和兒子一樣,也是頭一次知曉自己在柱國世家的這些往事。
在卷宗最后處,李策之忽然看到了未干的墨跡,輕咦了一聲。
“這是.......”
只見在卷宗末尾,有人寫了幾個字。
“各為其主,好自為之。”
這八個字,筆法蒼勁,龍飛鳳舞。
顯然是李家某人,有意寫出來讓李策之看的。
是明王世子李天都?
還是,李家那位大權獨攬的老太爺,明州王?
李朝歌看到后,緩緩念了念,也是琢磨出一些內情了。
“看來.....這柱國李家是用心良苦啊。”
天下紛亂,世家大族,為了家族能長盛不衰,往往會讓家族子弟各為其主。
不管是哪方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最后家族香火血脈,都能延續下去。
作為熟讀二十四史,能倒背三國演義的李朝歌而言,理解這一點并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