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在外游歷十幾年,見過不少仗勢欺人的皇室子弟,但是像宋知書這樣從不拿捏架子的皇子,他還是第一次見到,所以對宋知書的印象頗為不錯。
韓東升倒是對誰都很客氣,甚至主動幫小書童秋冬牽起了馬,很有眼力勁兒。
秋冬向他道謝之后,便將注意力放在了周圍的景色上面,偶爾會指向某處山峰,扯著趙乾的袖子一同觀看。
李靜思牽馬走在趙乾和秋冬的身后,笑容滿面。
雖然他也在觀望四周,但注意力卻不是那些蔥翠的風景,而是鎮龍山的山川地勢。
掌握這些細枝末節,對于他今后的謀劃,大有裨益。
許成、馮康和慧光和尚,這三位皇子的護道人在隊伍最后面。
三人當中,許成和慧光和尚都是金丹境,馮康雖然比他們二人高出一境,是那元嬰境,但是洞府中的元嬰尚未成形,所以論真實戰力,三人相差無幾。
許成手牽韁繩,瞥了馮康一眼,淡淡說道:“許某人聽聞,南道國繡衣門的諜士最擅長偽裝潛伏,以前多多少少是有些懷疑的,但如今見到馮御史在我們北儒國潛伏了近百年之久,許某人算是徹底服氣了,只是不知道,馮御史在潛伏期間得到了多少有用的情報,可否說來聽聽?”
馮康哈哈大笑道:“許鷹首真會開玩笑,你我都是諜報機構的首領人物,自然知道諜士的基本操守。那些看似簡短的情報,都是諜士們辛辛苦苦用命換來的寶貴信息,馮某人就算有心想要跟許鷹首一同分享,許鷹首好意思聽嗎?”
許成厚著臉皮說道:“馮御史好意思說,在下自然好意思聽。”
馮康看了他一眼,笑著說道:“許鷹首請放心,我雖然是南道國繡衣門的諜士,但這次潛伏在你們北儒國,并不是為了獲取情報。實不相瞞,南道國繡衣門自古以來,便是派系眾多、內斗不斷的局面,馮某人實在厭倦了勾心斗角的日子,所以百年前離開繡衣門,從此隱姓埋名過起了普通人的日子。這次出山擔任宋氏皇子的護道人,也是無奈之舉啊。”
許成“哦”了一聲,回道:“原來如此。”
不過他卻在心里腹誹道:老子信你個鬼。
一行人當中,只有慧光和尚最安靜,從頭到尾一句話都沒說過。
只是他手中卻不斷掐動佛珠,而且嘴唇微動,像是在誦念佛經。
許成和馮康早就注意到了他手中的佛串,來歷很不一般。
佛串上的佛珠數量大有講究,凈土宗多為三十六顆,禪宗多為十八顆。
慧光和尚手中的佛串,共有十八顆佛珠,很顯然是禪宗僧人。
讓許成和馮康感到忌憚的是,這十八顆佛珠皆是開過光的靈珠,每一顆都可以當做一件上品法器單獨使用,殺傷力頗大。
兩人都很有默契,沒有去打擾慧光和尚念經。
天底下的和尚雖說都是慈悲為懷,但卻也有金剛一怒,盡量還是不要隨意招惹為妙。
————
(咳咳,終于上推薦了,弱弱求一下推薦票~)